學生上課用已破損的平板竟被要求賠錢 桃議員傻眼:誰用誰倒楣?
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政策,桃園市議員謝美英質詢指出,有家長反映,孩子電腦課時拿到左上角有破損的平板,卻被老師要求賠償。示意圖,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
桃園市2022年起配合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政策,民代近期卻接獲投訴,有孩子上課拿到破損的平板,事前反映未獲老師積極處理,下課卻被要求賠錢,完全不合理,呼籲市府應編列足夠預算修繕,不要轉嫁孩子身上。教育局迴應,尚未掌握到相關案例,但配合計劃推動的載具都在保固期內,平板如爲正常使用而損壞,也不用賠償。
市府教育局今至議會工作報告,議員謝美英質詢指出,有家長反映,孩子電腦課時拿到左上角有破損的平板,跟老師反映後得到的回答是可以繼續使用沒問題,結果課後裂痕擴大,竟然要學生賠錢;導師獲悉後認爲不合理,幫忙跟電腦老師反映,豈料電腦老師堅持該學生是最後一個使用者,所以要負賠償責任。
謝美英說,任何玻璃保護貼一旦破損,只要輕微施加壓力下都會持續破裂更多,學生事前都已經跟老師反映,不但冒着可能割傷手指的風險繼續使用,後來更變成冤大頭,只能說誰用到誰倒黴。
謝美英指出,桃園市目前有7.8萬臺平板供學生使用,校內平板很多有類似邊角破裂問題,這樣以後學生上課誰還敢繼續使用?如果真的是小朋友弄壞的,賠償是應該的,也能讓小朋友學習負責任的態度,但若是在抓替死鬼,反而是讓小朋友留下學習陰影。
謝美英要求教育局,固定至少每週盤點一次,若有邊角毀損,安全起見,還是建議直接換掉,小孩子嬌嫩的手不需要冒這種風險,消耗品也要編列足夠預算修繕,不要歸責到老師身上,最後轉嫁到學生。
教育局迴應,目前全市載具約有7.8萬臺,使用年限爲4年,爲確保使用期限內設備可正常使用,於採購時已含4年保固服務,當年限到期時,如堪用則繼續使用,不堪用則循報廢處理,載具盤點是藉由教育部學習載具管理系統,每週更新載具納管數量,供教育局和學校查詢。
教育局強調,目前配合計劃推動的載具都在保固期內,故無額外編列維修經費,平板若損壞,如爲正常使用而損壞,因非刻意破壞,免予賠償;因財產已移撥各校自行管理,各校視實際情況依公有財產使用規定自行認定是否需賠償。
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政策,桃園市議員謝美英質詢指出,有家長反映,孩子電腦課時拿到左上角有破損的平板,卻被老師要求賠償。圖/謝美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