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腳下的白玫瑰
6月30日,何小青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成都舉行。在距離成都三百多公里外,阿壩州金川縣德勝村道路兩旁的玫瑰正在盛開。當地村民們說,這是他們的“第一書記”何小青帶領大家美化環境時種下的,也是她最喜歡的花朵。
何小青,1985年出生,2007年參加工作,2011年加入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壤塘縣委宣傳部、金川縣綜合執法局等單位工作。2023年8月,在新一輪駐村幹部輪換工作中,何小青主動請纓,擔任咯爾鄉德勝村駐村第一書記。2024年8月22日下午,何小青在走村入戶過程中不幸墜河遇難,年僅39歲。今年4月,被中共四川省委追授爲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
在報告會上,金川縣咯爾鄉德勝村黨支部書記劉再瓊哽咽地回憶起第一次見到何小青的場景。當時,看着眼前這位乾淨溫柔的女子,劉再瓊暗自擔心她難以適應農村的艱苦工作。然而,何小青到村第一天就挨家挨戶走訪,看到村民在地裡勞作,她二話不說,直接下地,拿起鋤頭就開始幹,挖地、種玉米樣樣在行,讓劉再瓊驚訝不已。
“她開口就喊我‘劉嬢嬢’,完全當自家人。我也就不喊她‘書記’,管她叫‘小青妹兒’”劉再瓊回憶道,“小青同志是個外柔內剛的女娃子,幹事很執着,事情辦不好絕不罷休。”
春耕時節,何小青每天都會帶領黨員服務隊義務疏通渠道。村裡的唐志芬老人回憶,去年3月初,她一個電話,小青就帶着黨員楊成建,喘着粗氣滿臉汗水地來到她的面前,只用20多分鐘,就幫她把水引到地裡。
60多歲的村民寇正香切除一個腎,丈夫兒子重病纏身,何小青經常上門幫忙,代購生活用品。面對金川水電站施工區村民就業難題,她多次與施工方協商,“軟磨硬泡”爭取到16個臨時性崗位,每個崗位每月勞動報酬4500元。
2023年9月,在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德勝村爭取到周家溝防洪堤以工代賑項目。面對村民要求加高堤壩大拐彎處的呼聲,預算卻已用盡。“萬一洪水翻堤,我們怎麼交代?”她頂住壓力向鄉黨委、政府報告同意後,帶領村幹部,積極動員羣衆,通過義務投工投勞的辦法來彌補缺口資金,增加工程量1600多立方米,把大拐彎300多米長的防洪堤加高了2到3米。
2024年7月23日暴雨之夜,金川縣普降暴雨,晚上10點,周家溝水勢突然猛漲,她不顧個人安危,先是挨家挨戶叫醒轉移羣衆,然後又一直堅守在所負責的地災監測點,直到凌晨4點水勢退去,才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住處。
面對村裡大片撂荒梨園,何小青憂心忡忡。她瞭解到黨員盧顯兵有經商經驗,便動員他帶頭承包200畝梨園,實施高接換優技術;同時,指導村民周應海創辦特色農家樂,推動“雪梨產業化、梨園景區化”。
2024年梨花盛開時節,她興奮地向同爲駐村書記的閨蜜向雲潔描繪藍圖:“我們要圍繞打造‘四條路’,挖掘孝德文化,讓德勝村成爲知名景點,成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還要把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吸引回來,共同振興鄉村。”這年,梨花節遊客絡繹不絕,周應海的農家樂增收超20萬元。
在何小青的牀頭,一份勾畫多次的集體林地補償分配方案靜靜躺着——那是她犧牲當日仍牽掛的"未完成使命"。爲了拿出滿意的分配方案,她走訪了一戶又一戶的村民、組織了一場又一場的會、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最終報經鄉黨委政府同意,尊重村民的意見,以德勝村2008年12月31日林改花名冊和2023年11月30日在籍人口進行分配。
爲精準覈實2008年前去世人員名單,她帶着幹部一座座墳頭覈對。直到公示完成,她才終於請假去做屢次推遲的膽結石手術。
2024年8月22日下午,何小青在走訪途中不幸墜河。連續9天,千餘村民晝夜沿河搜尋。9月1日葬禮,金川縣城的白玫瑰被買空。丈夫謝志強謝志強悲愴到幾乎哭不出來……
駐村一年間,她把老人喚作“爺爺婆婆”,像母親般關照孤兒劉開友;她規劃的"孝心路"、"善行路"花香依舊。德勝村的羣山記住了這位39歲女書記最後的足跡——如同她鍾愛的白玫瑰,純潔的品格永遠綻放在雪山腳下。(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