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交安做半套?立委批交部指引嘸人聽 盼召集縣市檢討

新北三峽學區19日發生嚴重交通事故釀3死12傷。(本報資料照片)

多位立委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針對學區安全改善提出建議。(蔡明亙攝)

新北三峽學區19日發生嚴重交通事故釀3死12傷,多位立委今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針對學區安全改善提出建議,包括參考日本作法施作工程面改善,更有立委質疑事故現場是做半套的通學區,交通部訂定指引卻沒強制性,縣市政府不遵守,要求召集各縣市以專案會議檢討全臺通學區。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內政部國土署已將物理面改善列入要求,交通部會同步要求加速改善。

立委李昆澤建議,強化學區周邊道路安全設施,必須針對學區周邊路段或接送區沿線設置減速丘、針對學區周邊人行穿越道設置庇護島,及路口設置防撞路擋、協調有空間的校區,在交通動線外的地方,設置安全接送區或封閉的車輛禁行區,僅供接送車輛進入。

李昆澤說,交通部與內政部有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劃,內政部負責校園周邊安全設計改善,交通部補助部分經費交由地方政府執行,應全力督促。

立委林俊憲直言,交通部目前對策僅針對駕駛,除盼儘快調查肇因外,既然駕駛「黑白開車」無法避免,政府應把道路、路口設計好,降低悲劇發生,學校附近150公尺被定義爲通學區,交通部2023年頒佈校園周邊人行空間改善參考指引,是目前針對學校周邊寫得最完整的,可惜沒強制力,這麼多人出入的校園周邊,各縣市都有按照指引來做?

林俊憲提到,看案發地點照片,完全沒物理性阻隔設施,僅行穿線顏色不一樣,畫了標線型人行道,根本是做半套的通學區,要怎麼保護行人。

林俊憲舉例,臺灣多數交通規範參考日本作法,當地針對學區有規定,透過物理性降低車輛速度,並以不同顏色行人穿越道讓駕駛清楚知道正進入學區,同時有彎路設計縮減視覺上的車道寬度等,但觀察臺灣,學區速限有30公里還有50公里,駕駛易超速,要學日本就要學好,不是長者就會亂開車,各年齡層都有會亂開車者。

「交通部既然訂出規範,縣市政府爲何不做?」林俊憲質疑,相信不只新北,交通部應以專案會議檢討全臺通學區,觀察各國交通規範最嚴格處,一定在學校附近,要求邀集各縣市,叫他們依照規範做,或將指引提高位階,研擬提供補助等,應利用這段縣市政府會乖乖做的時間,趕快要求。

陳世凱說明,通學廊道交通安全爲大衆關注議題,國土署是比較主要負責的單位,都市計劃區內就是內政部和地方政府一起努力,區外交通部則會補助部分,據他了解,國土署現在已有在研議相關設置條例,當中包含通學步道的規畫,也與地方政府溝通包含補助方案,並將硬體建設項目列爲重要KPI,目前國土署也已將物理改善列入補助計劃要求,交通部也會同步加速要求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