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農興農,青春在邊疆閃光

(原標題:學農興農,青春在邊疆閃光)

“再往左2公分!”“螺栓鎖緊嘍!”“分選輥可得固定好”……

新疆石河子一家農機廠的車間裡,河北小夥兒郭小虎蹲在一臺辣椒收割機旁,一邊凝神聽“老把式”指導,一邊手腳麻利地安裝着器件。汗珠“吧嗒吧嗒”往下砸,他紅撲撲的臉上卻滿是興奮。

這個夏天,郭小虎剛從江蘇大學農業工程學院碩士畢業,就放棄假期,迫不及待地直奔新疆而來——他已經簽約新疆農墾科學院。

一到崗,他便“自加壓力”地忙了起來。跑到農機廠和工人一起調試機械、在師傅帶領下檢驗機耕作業質量、“請戰”參與樣機研究製造……同事們親切地叫他“虎子”:“這小虎子,幹啥都歡實,可真有股‘虎’勁兒!”

爲啥選擇來新疆工作?郭小虎爽朗一笑:“我心裡的‘農機夢’,最適合‘種’在天山腳下這遼闊土地上!”

那是2023年春天,郭小虎偶然瞭解到團中央的“青年赴疆興業計劃”,得知有機會去新疆開展農業科研鍛鍊。這個樸實的農家子弟立即遞交了申請:“新疆是農業大區,應該實地去看看。”

這一“看”就是一年多。作爲新疆農墾科學院的一名青年助理,他和研究人員一起開始了艱苦的科研攻關。

第一個項目就遇到了“攔路虎”:市場上銷售的整地機,平土框不適用於新疆的鬆軟土壤,農戶們紛紛抱怨。

怎麼改造纔有效?郭小虎對着電腦琢磨了半天也沒思路,索性跟着團隊一頭扎進田間,在烈日下走訪了十幾個作業現場,看操作、搞測量、聽村民們發表意見。

突然,一臺特殊的整地機引起了他們注意——就屬它“走”得穩當、行得快速!細一看,原來,有農戶在機器上加裝了釘尺碎土、增加了配重壓實。

“土辦法”裡有大門道!郭小虎心裡一動。他所在的團隊借鑑農戶做法加以改進、反覆論證,終於開發出“雙輪平衡式碎土鎮壓平土框”,並很快投入使用。

“我第一次那麼強烈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後來,這樣的經歷還有不少。每次看到新設備大顯神通、鄉親們笑着豎起大拇指,我心裡就會響起一個聲音:留下來吧!生於農,學於農,最終,就該歸於農。於是,我來了!”郭小虎說,目光深情地望向遠處泛着金光的田野……

《光明日報》(2025年07月26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