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硒” 望的田野裡閃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陳柳茵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正值盛夏,湖北省咸寧市雙溪橋鎮楊堡村的千畝農田裡,富硒生薑苗在陽光下舒葉吐翠,田埂邊,皮膚黝黑的00後新農人吳浩林拿着檢測儀對土壤硒含量邊探測邊記錄。
2017年,爲破解鄉村人才短缺難題,咸寧啓動“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由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具體實施,面向咸寧農村地區,定向培養懂技術、能紮根、用得上、會致富的鄉土人才。2022年,作爲該校“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學生,吳浩林組建“硒”望無限團隊,在校內外專家的指導下,結合創業項目主攻生物態硒種苗硒化培育技術。
咸寧並非富硒地區,“我們給作物定製‘營養餐’。”吳浩林指着試驗田介紹,團隊優選金鳳1號生薑原種,通過組培技術改良品種,使產量較傳統留種提升 20%以上;在大米種植中,抗病蟲的雅香優等品種成爲“硒吸收能手”。
同時,團隊研發精準硒含量調控技術,這如同給土壤裝上“智能控制器”,通過葉面噴施與土壤改良協同作業,配合長期監測機制,讓硒元素精準“入駐”作物。
如今,吳浩林團隊掌握22項實用新型專利,同步推出“五統一、三免費”服務——統一供種、技術、農資、標準、銷售,免費提供冷鏈倉儲、技術培訓、市場信息。這些舉措助力當地300餘戶農戶在缺硒土地種出“黃金作物”成爲現實。
吳浩林還組建起200平方米的基地直播間,線上用鏡頭講述“一塊富硒姜的成長故事”,科普補硒知識;線下則與 大型超市、酒店等建立直供合作。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鏈條得以打通,這裡的富硒生薑、富硒大米等農產品銷往武漢、湖南、江西等地。
“創新不是實驗室裡的數字遊戲,而是要讓農民口袋鼓起來。”吳浩林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里,記滿了農戶需求與技術改進方案,他想要繼續努力,讓家鄉這片田野迎來振興新“硒”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