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春管盡顯“科技範兒” 希望的田野繪就綠意盎然“春景圖”

央視網消息:2月18日18時7分將迎來雨水節氣。這個時節,雨滴落在田野裡,草漸綠、花始開,正所謂“東風散爲雨,春回萬物興”。雨水是春季的第二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雨水時節,萬物復甦的序曲已經悄然展開。

河南:冬小麥陸續返青 智能設備助成長

雨水節氣後,黃河流域的冬小麥開始從南向北逐漸復甦。而長江以南的小麥、油菜等農作物也都在生長旺盛期。此時若能迎來春雨,將極大促進農作物的生長速度,爲農業帶來豐收的希望。

在河南,8500多萬畝冬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農戶們搶抓農時,藉助智能設備給冬小麥澆水、施肥。

在開封市尉氏縣的高標準農田裡,施肥機、大型植保無人機等正在協同作業,高效完成施肥、病蟲害防治工作,助力冬小麥在返青期順利生長。而田間安裝的智能灌溉系統更是發揮了大作用,種植戶用手機就能遠程操控噴灌設備,精準控制水量,讓冬小麥喝飽水、喝好水。

今年,河南省的冬小麥播種面積繼續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返青期的田管會影響冬小麥的收成,爲此,相關部門派出了18個技術指導組,深入田間地頭,分類施策,爲農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

安徽阜南:小麥進入返青關鍵期 科技助力田間春管

小麥返青期是小麥春季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在安徽北部沿淮地區的小麥主產區阜陽市阜南縣,當地種糧戶們也正搶抓農時進行追肥作業。

記者來到阜南縣的一處麥田裡,這裡的小麥正處於返青階段。這些麥苗的高度已經超過10釐米,快超過記者手掌長度,葉片有4到6片了。這些小麥從現在開始,大約持續1個月時間,屬於小麥返青期。這段時間也是促進麥苗成長壯大的最後機會,也是決定成穗率高低的關鍵時期。

記者在採訪時也發現,當地種糧戶們採用了許多農業新科技。多光譜無人機正在進行施肥作業,這種設備可以根據對不同光譜的識別,確定不同地塊的小麥長勢,從而計算出不同地塊對肥的需求量,因地制宜變量施肥。

記者手裡這張圖片就是正在施肥的這塊麥田的光譜圖片。這個紅色部分是麥苗長勢好的,施肥量就相對偏低。像這樣黃色的部分,就是麥苗長勢比較差的,需要使用更多肥料來幫助作物生長。和過去傳統的施肥方式比,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種糧戶的成本,避免過度施肥對土壤帶來的影響。這項利用光譜對農作物長勢進行識別的技術不僅應用在田間管理中,還會應用在對產量的測算中。

智能除草機顯身手 降低勞動強度

不遠處還有一臺白色的智能除草機搭載了視頻攝像頭和深度傳感器,實時捕捉田間圖像。還採用先進的深度學習算法,精準識別作物和雜草,自主導航和路徑規劃。不同的機械臂和切刀可以適應不同作物清除雜草,除草效果比較好,不但不傷苗,還有鬆土促苗的作用。當地種糧戶告訴記者,原來1人1天只能除不到2畝地的草,有了這個智能除草機既省工又省時,1小時大概能除20畝的草,降低了除草的勞動強度以及種植成本。

滴灌系統助力高標準農田保墒

據瞭解,阜南縣本輪小麥播種面積達128萬畝,入冬以來降水比較少,需要趕緊澆水確保麥子及時獲得水分,助力麥苗長得更茁壯。當地還使用了科技化的滴灌系統根據小麥生長規律,在作物生長關鍵時期給作物補充定量水分。這樣的滴灌系統不僅耗水量更少、用水更經濟,而且灌溉效果比較好,可以改善土壤墒情。農業新科技正在加速賦能當地春耕春管,期待安徽今年的糧食有個好收成。

福建連城:地瓜種苗擴繁忙 除草鬆土挑品種

在福建龍巖市連城縣,地瓜種植是當地的特色農業產業。立春過後,地瓜種苗的擴繁工作早就陸續展開。

在龍巖市連城縣林坊鎮的一家地瓜種苗擴繁基地,一壟壟綠油油的地瓜種苗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嫺熟地進行剪苗工作。

地瓜擴繁的重要性在於能夠減少病毒侵染,提高紅薯的抗病性和產量,從而確保地瓜植株的健康和穩定生長。除了室內的種苗擴繁,在室外連片的耕地上,除草鬆土、起壟土地的工作也已經開始了,爲下一步種苗擴繁和地瓜種植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對於地瓜種植來說,種苗的品質影響着地瓜的質量與產量,當地引進、篩選了一批適合本地種植的地瓜品種,試種成功後將大面積推廣。

四川:都江堰灌區備足水源農戶春耕忙

雨水節氣到來,在四川都江堰灌區,春耕備耕工作也正在抓緊展開。都江堰灌區覆蓋成都、德陽、綿陽、眉山等8市41個縣(市、區),今年灌溉面積預計將突破1160萬畝。眼下,當地正通過“蓄、引、攔、提”等科學措施,加快春灌前的囤水和蓄水工作。灌區備足水源,農戶們也正忙着春耕生產。在都江堰市天馬鎮新民社區,早春蘿蔔喜獲豐收,每畝產量達1.1萬斤左右,主要銷往重慶、上海、西安等地。

廣西富川:春耕“耍春牛” 祈福五穀豐登

雨水節氣前後是春耕備耕的時節,不少地方會舉行一些傳統儀式,祈福新一年能五穀豐登。在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村民們就有“耍春牛”的儀式。

在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福溪村,村民穿上民族服裝,組成“耍春牛”隊伍,在村裡的廣場進行表演,模仿耕田、播種等勞動場景,而“春牛”則是用竹扎框架、牛皮、棕櫚葉製作而成的。

“耍春牛”隊伍在廣場表演完,便敲鑼打鼓,吹嗩吶,拉二胡,熱熱鬧鬧趕着“春牛”走街串巷,來到每家每戶門前表演,爲村民們送去美好的祝福。“春牛”所到之處,村民們還會用鞭炮“接福”,迎接好運。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