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減電動化投資 本田重回混動戰略
5月20日,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本田發佈聲明稱,考慮到近期電動汽車市場放緩,本田調整產品投放計劃,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佔比將低於此前宣佈的30%目標。另一方面,目前市場對混合動力汽車的需求很高,因此本田將進一步增強混動車產品線。本田計劃從2027年開始的四年內在全球推出13款下一代混動車型。該公司最新公佈的銷量目標是,力爭到2030年使汽車總銷量較目前增加360萬輛以上,其中混動車銷量目標增加220萬輛。
本田去年宣佈將投資10萬億日元推進電動化戰略,但因推遲在加拿大建立綜合電動汽車價值鏈項目,並調整專用電動汽車工廠建設時間,本田決定將到2031財年的計劃投資額減少3萬億日元至7萬億日元。該公司一週前表示,由於目前電動汽車需求放緩,本田決定將去年4月25日宣佈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電動汽車價值鏈的計劃推遲約兩年,以加強公司在北美的電動汽車供應鏈。
本田2024財年財報顯示,該公司全年營收雖然同比增長6.2%,達到21.69萬億日元,但營業利潤和淨利潤卻出現大幅下滑,營業利潤同比下降12.2%至1.21萬億日元,淨利潤同比下降24.5%至8358.4億日元。其中,2024財年第四財季淨利潤爲305.7億日元,同比暴跌87%。
本田預計,來自不同國家的關稅將對新一財年的營業利潤造成6500億日元的打擊,其中關稅對成品車的進出口影響約爲55萬輛,利潤影響約爲3000億日元。該公司還預計通過努力能抵消約2000億日元的關稅。具體來說,本田2025財年預計收入爲20.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6.4%;預計營業利潤爲5000億日元,同比下降58.8%;預計淨利潤爲2500億日元,同比下降70.1%。
作爲今後本田純電動車事業的支柱,“本田0系列”將於2026年推出首款車型,並將以在CES 2025上展示的ASIMO OS和AD/ADAS爲核心,爲用戶提供個性化的軟件定義汽車(SDV)服務。未來新一代車型還將採用中央控制域的電子電氣架構,並與瑞薩電子合作開發高性能系統級芯片(SoC),以20 TOPS/W的能效比,在AI性能方面實現2000 TOPS算力。
在智能化領域,本田將自主研發新一代駕駛輔助系統(ADAS),並將廣泛搭載於2027年在北美和日本投放的純電動和混動主力產品。在中國市場,本田將與中國智能駕駛公司Momenta共同開發打造適合中國道路環境的新一代ADAS,未來在中國市場推出的所有全新車型都將搭載該項技術。
供應鏈方面,爲避免受到純電動車或混動車的需求波動,以及各國政策變化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本田表示將採取穩健的供應鏈戰略,以純電動車和混動車的混流生產線爲核心,根據需求和銷售戰略進行生產優化,並確保以電池爲中心的電動零部件的供應。此外,本田將繼續立足於現地生產、現地銷售的理念,確保有效應對政策變化等不可預見的情況。
在摩托車事業方面,本田在2024財年的摩托車銷量達到2057萬輛,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0%,在37個國家和地區創下歷史新高。本田預計到2030年左右,摩托車整體市場規模將會從目前的5000萬輛增長至6000萬輛,本田摩托車可佔據全球一半的份額,在2030年包括燃油和電動摩托車在內的營業利潤率(ROS)將達到15%以上。
本田表示,今後將專爲電動摩托車進行模塊化,設計並將在2028年於印度啓動電動摩托車工廠的生產,力爭在電動摩托車領域佔據市場份額第一。
本田的戰略調整反映了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浪潮中的普遍困境,即高昂的研發投入與市場需求不確定性並存。
本田也不是第一家宣佈削減電動化投資而轉向混動的傳統大型汽車製造商。由於需求低於預期,福特汽車去年曾宣佈取消生產大型電動SUV的計劃,轉而推進類似定位車型的混動版本,預計此舉將產生19億美元的相關特殊費用和減記。此外,福特汽車表示將削減對純電動汽車的資本支出,將從佔預算的40%削減至30%左右。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