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分享,穩過!
考研複試在即
多名高分上岸的學長學姐
傾情分享了他們的備考心得
願你披荊斬棘而至
終得繁花錦簇 圓夢華師
緊跟熱點 推進練習
從容冷靜 沉着應考
天道酬勤
努力終有回報
每一份堅持都在悄然生長
初試成績公佈後,黃佳茹便爭分奪秒地投入複試準備。她報名線上課程學習,同時繼續翻看初試參考書目,完善知識框架。隨着近年來語文教材和課程標準不斷變化,她明白,一味背誦原有知識點是不可取的。於是,她將重點放在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的時新性上,關注該領域的新熱點、新政策,不斷更新知識儲備,並加強教案設計的練習。此外,她與同專業備考考生組團,進行線上模擬,不斷總結覆盤,鍛鍊口頭表達和隨機應變能力。
除了前期準備,複試期間從容冷靜的表現同樣重要。在面試中,她被隨機分配到了靠後的順序。在近十二個小時的等待中,她保持樂觀,專注自我,及時調整複習計劃,最終在面試中充分發揮實力,順利上岸。回顧考研經歷,黃佳茹認爲那是一段苦中作樂、自我突破的時光,幸而努力終有回報,守得層層雲,終見朗朗月。她鼓勵考研的學子們堅持到最後,所有的付出終會在九月開花結果。
三刷定理推導磨透全英教材
用題海戰術織就邏輯鎧甲
當準備的密度超越困難的厚度
終會聽見成功的叩門聲
成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
本科四年的專業學習,讓黃文聖堅定了對數學專業的熱愛,也爲考研打下了堅實基礎。通過初試後,他馬上投入複試的準備中。他直言,最大的困難在於全英文的複試教材。面對較少接觸的學術類英文術語,黃文聖一開始感到力不從心:“我很難啃下來它們,需要一邊用手機翻譯一邊讀,進度緩慢。”好在經過幾天專心研讀和積累,他漸漸能讀懂教材內容,克服了這個難題。全英教材的挑戰也讓他在學習上獲得了新的心得:“學術英文文獻日常學習時需要多讀多看,結合專業知識,融會貫通。”
在專業領域的複試準備上,黃文聖穩紮穩打,一遍又一遍練習課後題,證明並推導書上的定理。如此反覆兩三遍,直到能用自己的話說清楚每個方法、定理。黃文聖認爲,“最好的克服緊張的方法,便是充分準備。”如今,作爲前輩的他想對正在準備考研複試的學弟學妹們說:“不要害怕困難,踏踏實實大膽去做,沒有什麼是戰勝不了的,祝大家在複試中可以完美髮揮,一步上岸。”
將暫時落後的壓力
化爲步履不停的動力
從“應試者”走向“思考者”
在淬鍊中完成蛻變
在知識與實踐的交融中完成蛻變
因初試排名較爲靠後,李繼磊在複試備考過程中倍感壓力,但他總結出“基礎爲本、思維爲綱、心態爲盾”的核心策略。他結合歷年真題分析總結適合自身的答題方式,逐步構建起清晰的答題框架。對於大題備考,他坦言曾因機械背誦“肖四”答案而陷入誤區,考後反思時意識到“研究生需展現研究思維與能力”,因此,他建議考生們不要簡單地簡化、總結、歸納和教條地理解馬克思主義,要形成“知識輸入—理解吸收—思維轉化—綜合運用”的學習策略,或藉助《大衆哲學》《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等基礎讀本輔助理解,在複試時展現知識理解和思維思考的統一。
面對複試壓力,他通過模擬面試強化實戰能力——放聲模擬回答、推演複試流程,刻意訓練讓緊張感轉化爲從容應對。面試中,從禮貌大方的姿態到清晰的答題邏輯,都要展現沉穩積極的態度。在問到自己不熟悉的理論知識時,冷靜應對,放慢語速給大腦留出思考空間,串聯前後邏輯自圓其說。這段被他形容爲“爲人爲學,其道一也”的時光,讓他在理論與實踐的辯證中,完成了從“應試者”到“思考者”的蛻變。
攻文獻抓實驗設計內核
用日常英語對話練應變
他持“日進一寸”的心態
終等來花期綻放時
久久爲功定能終見花開
在複試準備階段,李浩博認爲,在有限時間內設計實驗並選擇合適的數據分析方法是一大挑戰。他建議以提升實驗設計能力爲切入點,理清研究實驗的邏輯。他建議,可以多讀國內外統計學教材和案例,深入理解統計學的數學原理及應用場景,根據實驗設計和因變量性質,靈活分析數據,避免公式套用。面對複試中閱讀前沿文獻環節,他認爲並不需要通讀全文,重要的是抓住研究的核心問題、實驗設計和結果支撐假設的邏輯。
對於英語問答環節,他建議不要過度依賴提前背誦的模板,而要通過日常的英語練習,提升應變能力。“落落大方表達自己,放平心態、從容作答就是複試成功的一半了。”關於聯繫導師,他提到考生不光要明確自身的研究重點,還要突出自身專業優勢,尤其是要突出與導師當前研究方向的契合點。最後,李浩博勉勵考生:“充足的休息和健康的心態很重要,考研是一個人的遠行,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哪怕多掌握一點點也是莫大的進步。祝願每一位考生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榜上有名。”
信息不足不是障礙
多方查找 AI輔助
鞏固基礎知識
專注自身方能靜心以對
在不確定中靜心準備
準備複試時,因爲李奕璇所報考的專業是首次招生,他面臨着考試信息不足的挑戰。爲了確定考試範圍和複習重點,他一方面通過線上諮詢羣、公衆號等渠道尋找相應專業的本科生,瞭解他們專業課的考試範圍和期末試題;另一方面參考相似院校及專業的考試範圍和有關真題,並在此基礎上,根據計算機學院的考試大綱做針對性複習。
計算機相關的專業考研複試大多還包含機試部分,準備這一部分時,他積極利用AcWing和LeetCode等網站針對性地練習一些算法題。面試部分還包含英語自我介紹,爲了克服英語口語短板,他藉助AI進行語音對話,糾正發音,日常勤加練習以達到熟練的程度。面對專業提問環節考查知識範圍廣的難關,李奕璇熟練背誦相關教材,重點複習高頻考點,適當放棄一些冷門話題,把握知識主幹。複試過程,緊張情緒在所難免。李奕璇通常會用深呼吸、自我心理暗示來緩解,“但最關鍵的還是平時複習要紮實,心裡有底就不會過度緊張,更有可能發揮得好。”
提早準備 優化策略
停止內耗 專注當下
腳踏實地而行
終可手摘星辰
用行動化解焦慮
在分享備考策略時,樑明辰強調早做準備的重要性。初試成績公佈後,她通過學校官網獲取複試大綱、購買複習書籍,通過“系統研讀-框架搭建-深度內化”的遞進式學習方式,讓知識在腦海中根深蒂固。除了關注本專業領域的熱議焦點和專有名詞,樑明辰還會去了解其他領域熱點。“複試考查的是綜合素養,不能只侷限於專業知識。”此外,她將背誦的專業課內容整理成思維導圖,用自己的語言填充,以此檢驗掌握程度。在複試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她精心規劃衝刺階段:早上背單詞、複習專業課;中午短暫休息後,反覆練習複試場景,形成“肌肉記憶”;晚上則專注於英語和時政新聞的學習。
當被問到衝刺過程中如何應對焦慮時,樑明辰堅定地說:“專注當下,去用行動化解焦慮。”複試現場,她認爲自信是關鍵。面對發散性問題,要勇敢大方地表達觀點;遇到不熟悉的問題,要巧妙引導至熟悉領域作答。最後,樑明辰鼓勵即將複試的學弟學妹:“大家走到這一步已經很厲害了,一定要對自己保持信心!”
深耕文獻築基
巧練英語破局
將壓力淬鍊成面試時的底氣
在考場上迎來破曉晨光
轉機總藏在行動裡
回顧這段歷程,非應屆考生的身份、排名較爲靠後的初試成績,都讓胡曹珣在複試備考期間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她深知,要想在複試中逆襲,必須對考試內容進行深入研究。音樂專業考研複試包含筆試和麪試,筆試結束後等待考官評卷完畢便開始面試。面對這樣特殊而緊湊的複試安排,胡曹珣非常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從經典文獻到前沿的學術成果,從學科的研究對象到研究方法,從該領域的各種流派到知名學者等,她都有所涉獵。
在面試中,胡曹珣不僅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專業能力,還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贏得了考官的青睞,讓她在衆多考生中脫穎而出。在備考時,她喜歡進行話題練習,想象自己正在與考官們對話,這極大緩解了她複試面試時的緊張情緒,也能將所學知識消化轉化成日常對話。她提到,複試是一個與老師們對話交流的好機會,不用過於緊張,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就已經足夠。最後,胡曹珣想對正在準備複試的同學們說:“堅持到底,從容自信面對複試,祝願大家都能順利上岸!”
功不唐捐 玉汝於成
領取你的專屬幸運四葉草
奔赴星光燦爛的下一程
點擊領取好運
SVG佈局的工具條上可以設置動畫各種參數同時可以設置寬高比,達到SVG層和佈局內容的完美對齊
跋涉至此 筆底墨色已成盔甲
沉澱於心 胸中丘壑可抵萬鈞
祝願各位考生複試順利
乘風破浪 一路生花
可選購最新華師文創
華南師範大學文創商店
採寫 |樊曉慶 吳夢琪 鄭嘉晨
馮欣瑤 何銘傑 李思慧 羅穎
魏優雅 李君儀 吳姍蔓
攝影 |劉曉晴 袁偉誠 王昭穎 李樂賢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製圖 |黎雯雯
執行編輯 |王海瑩
責任編輯 |盧嘉裕 吳建國 陳婧
初審 |沈蔚瑜
複審 |林海岸
終審 |周憲
可以第一時間
瞭解華師最新資訊
我們在場 懂你悲喜 給你力量
校歷丨PPT丨招生丨水電費丨網費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