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覺醒 打破非核家園神主牌
核三重啓公投8月23日投票,中選會在投票前舉辦5場發表會。記者林俊良/攝影
民進黨義和團式的神主牌非核家園,於五月十七日核三廠二號機停機後,終於實現。造成電力備載容量暴跌,只有靠燃煤火力全開,藉以維持不缺電。
依二○二○年核二及核三還在全面發電時的電力結構比例,燃煤佔四十五%、燃氣卅五點七%、核電十一點二%、再生能源五點四%、燃油一點六%,水力發電已微不足道。顯示電力主要靠燃煤和燃氣,而煤炭和液態天然氣均仰賴進口,海上運輸暴露在中共封鎖臺海威脅下。臺灣能源依賴進口,因此大陸可以封鎖臺海來阻絕臺灣能源的進口,也可輕易在其能控制的海域扣押我運輸液態器和煤炭的船隻,此舉將爆發國安危機、股票崩跌,外資卻步或撤離、缺電等危機。這不是天方夜譚,一九五四年六月我海軍就曾扣押蘇聯的運油船,不排除中共也可能有此行動。
至於綠能發電,蔡英文總統自二○一六年執政陸續關閉核能一廠和二廠,致力再生能源發電,設定今年其佔比要達到廿%,但此目標早就跳票,至二○二三年綠電佔比也只有九點九%,其中太陽能光電事先未作環境評估和試驗,引起「種綠電,商機無限」的熱潮,也種下難以收拾的隱憂,如漁塭全面覆蓋光電設施、造成水質惡化;而丹娜絲颱風吹襲南臺灣,造成西南沿海地區的光電板大量毀損,會否形成污染不無疑慮。而此造成的電力缺口,又只有依靠燃煤和燃氣,要達到聯合國訂於二○五○年達成淨零排放的標準,在非核家園思維下,幾乎確定不可能。
臺灣好不容易成爲世界半導體產業領頭羊,但不幸會有電力不足的陰影,多年來,工商界、美僑商會、歐洲商會乃至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等苦口婆心要政府發展核電,政府卻置之不理。如今歐美及日本等多國,已積極倡議重啓核電,擴大產能,第四代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可能被廣泛採用。爲追求國家永續發展,已無太多選擇餘地,須採用核電。賴清德及負責的官員們,不敢破壞非核家園的神主牌,選民們只有覺醒,於廿三日的公投,爲國家永續發展投下「同意」恢復核三廠發電的一票,這是筆者良心的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