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歷農百歲辭世 從「反共」到「促統」的心路歷程引關注

前退輔會主委許歷農上將今日去逝,享嵩壽107歲。(本報系資料照片)

人尊稱「許老爹」的前總政戰部主任、退輔會主委許歷農,今(4)日清晨在榮民總醫院去逝,享嵩壽107歲。

馬政府時代,老將赴大陸訪問與中共解放軍退將交流,許歷農是關鍵人物。許經常以團長身分出席,與大陸退將建立一定情誼。此外,許歷農曾在2017年軍人節前夕發表「99高齡老人的真心話」,強調不再反共,促統雙贏。此外,2022年,對日抗戰85週年紀念日前夕,許歷農出版《許歷農傳》,前總統馬英九說,該書讓外界瞭解兩岸爲何要和平交流、臺獨爲何是條走不通的路,感念前人堆疊的和平之路,是提醒當局鑑往知來、維護兩岸和平的一面明鏡。

許歷農生前是兩岸統派的代表性人物。他於2017年,在軍人節前夕,曾發表一封「99高齡老人的真心話」的公開信,說明他「不再反共」的理由,因爲過去國民政府反共的理由早已不復存在,他當然不能爲反對而反對。

許歷農在公開信說,對岸同胞不再生活於水深火熱當中,且大陸成爲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經濟強國,因此他認爲唯有選擇兩岸統一纔是「互利雙贏」的方案。許歷農表示,有青年朋友質疑他:「過去接受國家正規軍事教育,一直以反共爲思想教育的主題,爲什麼現在的態度不能貫徹?」

許歷農表示,以前之所以反共,是反對當時中國大陸實施的共產主義以及在共產制度下的一些不當的作爲和措施。諸如:清算鬥爭(階 級鬥爭)、限制個人(家庭)生產、實施人民公社、批孔揚秦、文化大革命等等無法無天,肆意草菅人命,破壞社會秩序、歷史文物。陷大陸同胞於「10年浩劫」!這就是當年他當年爲什麼反共的道理。

現在,爲什麼不再反共而要促統呢?許歷農指出,因爲中國大陸自鄧小平於1978年「改革開放」迄今已經30多年了,徹底消除了階級鬥爭的思想,循序改進共產主義下的所有不良制度和作爲;有效開放社會生產力,快速推動基礎建設,提升經濟成長;推動科學教育,迅速提升科技水平,目前已加入國際太空競賽;改善兩岸關係,強調「求同存異」、追求「互利雙贏」等。目前中國大陸已不再是貧窮、落後的共產國家,而是世界經濟大國之一。所以,當年反共的理由,早已不復存在。

至於促統主張,他指出,統一是中華民國根據憲法(包含憲法增修條款)一貫追求的目標;今天因爲客觀形勢特別兩岸關係的改變,我們爲適應現實環境主張兩岸儘速簽訂並公佈「世界上祇有一箇中國,臺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領土、主權不容分割」。在這個基礎上兩岸經濟、軍事相互支援,政治、外交共同參與。

他說,也許有人會覺得爲什麼不考慮「臺獨」選項呢?其實,祇要稍加理性思考,就會發現「臺獨」不僅在主觀上(血緣、文化)不應該,更在客觀上(相對形勢)亦不可能。前總統陳水扁先生早在2005年3月3日就鄭重的說過「臺獨,絕對辦不到,我不能自己騙自己,不能騙別人,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這樣明確的結論還不夠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