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賴政府解除「禁團令」 洪秀柱:觀光是最沒有政治色彩的自然交流
記者任以芳/湖南慈利報導
首屆海峽兩岸(湖南)旅遊高質量發展大會今(15日)在湖南慈利舉行,吸引兩岸超過400位嘉賓齊聚一堂,其中包含臺灣六都各旅遊協會理事長與觀光業者,共計106人蔘與。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致辭時直言,民進黨政府推動的「禁團令」,已經成爲臺灣觀光業的「枷鎖」,導致業者苦不堪言,呼籲賴清德政府應展現氣度,儘快解除限制,恢復兩岸交流。
首屆海峽兩岸(湖南)旅遊高質量發展大會、第三屆張家界旅遊發展大會今15日在湖南慈利舉行,吸引兩岸超過400位嘉賓齊聚一堂。臺灣方面出席有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全聯會理事長吳盈良、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蕭博仁,以及臺灣六都各觀光旅遊協會理事長與觀光業者共106人蔘與;大陸方面出席以張家界市委書記劉革安、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洪斌、湖南省委宣傳部部長劉紅兵等人出席。
▲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圖/記者任以芳攝)
洪秀柱首先分享,十多年前曾造訪張家界登上纜車,眼見羣峰疊翠、雲霧飄渺,心中讚歎「此間應是天上有」,至今仍難以忘懷。她說,這次重遊張家界,不僅看到風景依舊,更見證旅遊品質提升、城市風貌煥新與生態文明進步,「這正呼應本屆大會『山盟海誓、情融兩岸』的主題」。旅遊不只是賞景,更是一種文化交流與心靈契合,是拉近兩岸人民、增進理解的重要橋樑。
洪秀柱回顧,2008年兩岸直航開通後,湖南成爲臺灣遊客熱門目的地,每年有超過30萬人到訪,其中不少團體首選張家界,「當時隨處可見臺灣遊客的笑容」。然而,隨着兩岸關係惡化,臺灣旅客數量驟降,疫情前的2019年僅剩約10萬人,2020年後更大幅減少。
她直言,最大原因正是民進黨政府設下的「禁團令」成爲觀光「枷鎖」,讓臺灣旅遊業哀鴻遍野,也剝奪兩岸民衆互動與理解的機會。「阻斷官方,就是阻斷民心交流,而這種傷害最終由兩岸人民共同承受。」
▲洪秀柱呼籲:對兩岸來說,觀光是最自然、最沒有政治色彩的交流方式 。(圖/記者任以芳攝)
洪秀柱指出,「觀光是最自然、最沒有政治色彩的交流方式,臺灣遊客來張家界,不僅能感受壯麗山水,更能體會當地民衆的熱情與親切。」她呼籲兩岸應珍惜「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情誼,未來更可透過農特產品、文創產業、智慧旅遊與數字經濟等領域展開合作,爲兩岸經濟注入活力,也讓人民找到心靈共鳴。
最後,洪秀柱以詩人賀敬之描繪張家界的詩句「三千翠微峰,八百琉璃水」作結,象徵兩岸交流的希望與未來。她祝福大會圓滿成功,並期盼兩岸能早日跨越障礙,讓觀光重啓,交流深化,共創雙贏。
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蕭博仁會後受訪也表示,「禁團令」沒有存在的必要,對觀光業來說就是一把枷鎖。長期限制使臺灣旅遊市場受到壓抑,也讓兩岸民衆失去交流的機會。
蕭博仁也痛批,「禁團令」對於業者來說是「不合規、不合法也不合情裡。這是一道枷鎖,對我們民生(經濟)侮辱性極強,政府不應該因爲政治立場下禁令,就像是今天禁止你去超市、去看電影,不可以這樣子。」
至於兩岸觀光是否有契機?,蕭博仁透露,這次隨團也與大陸方面交換意見,對方至今仍保留上海與福建居民赴臺旅遊的機制,大門「依舊」敞開,但關鍵在於「只要臺灣同意,組團隨時可以恢復。」
▼ 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蕭博仁也呼籲 。(圖/記者任以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