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重返張家界籲解除禁團令 嘆兩岸觀光人數銳減

出席首屆兩岸湖南旅發會,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痛批:綠營不解除禁團令,兩岸民衆失去互動理解機會。(藍孝威攝)

出席首屆兩岸湖南旅發會,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痛批:綠營不解除禁團令,兩岸民衆失去互動理解機會。(藍孝威攝)

首屆海峽兩岸(湖南)旅遊高質量發展大會、第三屆張家界旅遊發展大會今天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舉行。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出席大會致詞時,除讚歎張家界風景區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也直言民進黨政府長期不解除禁團令,不僅讓臺灣的旅遊業者哀鴻遍野,也讓兩岸民衆失去了互動理解與情感交流的機會。

洪秀柱致詞時表示,以前曾至張家界旅遊,當時登上纜車,眼見羣峰疊翠、雲霧飄渺那一刻,心中只有一句讚歎,「此景只應天上有」,那份震撼跟感動,到現在還是歷歷在目。這次重返張家界,這兩天在幾個景點遊覽,看到的不僅僅是美景依舊,更是旅遊品質的提升,城市風貌的煥新以及生態文明不斷進步。這正呼應了本屆旅發會的主題「山盟海誓、情融兩岸」。

洪秀柱用臺語再念了一次「山盟海誓」,她說,臺灣的朋友認爲這四個字是堅定的承諾。旅遊不僅僅只是欣賞風景而已,更是一種文化交流與心靈的契合,更是兩岸人民彼此走近互相理解的重要的一個橋樑。張家界的奇景,讓人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堪稱世界絕版,絕無僅有的人間仙境。它的價值不只在於自然的景觀,更在於守護與創新。從中國首批世界自然遺產到全球矚目的智慧旅遊城市,張家界展現的「美景+生態+科技」的發展的模式,這樣的經驗也正是湘臺攜手合作的新契機。

洪秀柱回顧過去兩岸交流曾經結出豐碩的成果,2008年兩岸開放直航,湖南與臺灣的交流非常熱門,每年有超過30萬的臺灣鄉親到訪湖南,其中相當多的團客把張家界當作首選,親身感受這裡的壯麗山水和濃厚的人情,當時的張家界隨處都可以看到臺灣遊客的笑容,兩岸的旅遊更是帶動了文化經貿的交流。

洪秀柱感慨,觀光旅遊曾經是兩岸最柔軟、最真實的緊密聯繫,然而近年來,隨着兩岸關係的惡化,來到張家界的臺灣遊客人數急劇下降,2019年疫情前僅剩10萬人左右,2020年之後人數更是銳減,「主要的原因就是民進黨政府的禁團令,這道枷鎖讓臺灣的旅遊業者是哀鴻遍野、苦不堪言。這道枷鎖讓臺灣的旅遊業、讓臺灣的同胞與大陸之間失去互動理解與情感的機會。要知道,阻斷觀光就是阻斷民心的交流,而這種傷害最終是由兩岸人民共同承受。」

洪秀柱指出,「觀光其實是最自然、最沒有政治色彩的交流方式,兩岸人民能夠面對面、心接心,也比任何的口號更能夠增進理解。」臺灣的遊客在張家界看見的不只是壯麗的山水,更是大力發展的熱情。大量朋友接待臺灣旅客的時候,感受到也不只是消費,更是血脈相連的親情。觀光因此成爲兩岸關係的「晴雨表」,熱的時候,民心相近、合作加深,受阻的時候,隔閡加劇、誤解叢生。

洪秀柱表示,我們常常說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兩岸的結合不只是市場和產業,更是文化跟情感的交流。未來如果我們能夠讓湖南的農特產品和臺灣的精緻農業相互結合,讓張家界的文化資產與臺灣的文創產業互相借鏡,或者是透過智慧旅遊與數位經濟開啓新的合作,相信一定能夠爲兩岸的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更能夠爲兩岸的民心找到心靈的共鳴。

洪秀柱表示,臺灣有遊子思鄉的親情,而湖南有待客如親的熱情,這份情誼不是時間能夠沖淡的,更不是外力能夠割斷。她期盼兩岸攜手同行,讓觀光重啓,讓交流加深,共創兩岸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