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輝境外債重組進入關鍵期,老闆稱徹底“站起來”仍有挑戰

5月12日,旭輝控股(00884.HK)舉辦了一場境外債重組方案說明會,董事兼主席林中、CFO楊欣、旭輝境外重組負責人朱皋鳴出席了該場電話會。

會議剛開始,林中就向債權人和投資者致歉,他表示:“我作爲企業掌舵者,過去在規模擴張中未能把控好風險,讓企業陷入困境,更讓信任我們的夥伴承受壓力,在此我代表董事會向各位債權人致以誠摯的歉意。在過去近900多個日夜的境外債務重組過程中,我們深知方案的反覆調整給各位帶來了很多麻煩。但即便在最艱難時期,雙方仍以建設性姿態反覆磨合。”

CFO楊欣也表示:“時隔三年,再次有機會和大家做這樣大規模的電話交流,心裡也是感慨萬千。”

他們說這些話的背景,是旭輝的境外債務重組已進入最關鍵階段。4月23日,經香港高等法院召集聆訊批准,旭輝公告提請各位債權人開始投票和選擇選項;5月7日債權人已經可以開始投票;5月26日下午5點託管指令截止;5月28日下午5點,賬戶持有人信函和放債人委託書表格提交截止。

截至2024年年末,旭輝控股尚有有息負債866億元人民幣,其中70%爲境內外信用債,約合600多億元人民幣。

而此次旭輝境外債重組,涉及本金約44.9億美元的12筆高級債、永續債和可轉債,以及本金約23.1億美元的13筆境外貸款,總計本金68億美元,約合490億元人民幣。

朱皋鳴介紹,考慮到衆多債權人的不同訴求,重組方案遵循“短端削債,中端轉股,長端保本降息”的框架,提供了五大類選項供債權人評估和選擇。

選項1A或1B是32%的舊債轉爲零息的新債券或貸款,期限默認2年可延長至3年,到期按剩餘本金100%償還。在基準日後12個月末,公司可按75%的價格(即舊債本金的24%)償還最多剩餘本金的40%。

選項2A或2B的債權人將按比例共享3500萬美元頭部現金,這部分現金將自重組生效日一年內分3期支付。選項2A爲90%舊債規模轉換爲4年期零息強制可轉債,轉股價爲每股1.6港元,分4年強制轉股,但期間持有人可隨時無限額自願轉股;選項2B爲60%舊債規模的上述4年期零息強制可轉債,以及30%的新中期票據,票據年期爲4.5年,票息爲2.75%。

選項3是針對偏好持有債券債權人的一個保本選項。它與選項5一起按比例共享500萬美元前置本金,剩餘部分轉爲新長期票據,票息爲1.00%-1.25%,初始年期爲6年,在一定條件下公司可逐年延期至9年。

選擇選項4A或4B的債權人將以50%的舊債轉爲新債券或貸款,票息爲1.00%,默認年期爲4.5年,視實際情況公司可延長至5年。

選項5A和5B是針對偏好持有貸款債權人的一個保本選項。它與選項3一起按比例共享500萬美元前置本金,剩餘部分轉爲以美元或人民幣計價的長年期貸款。

總體來看,在旭輝與債權人多輪溝通和修改方案後,這仍然是一份以大幅削債爲核心目的的方案。

楊欣表示,目前房企債務重組中,境外債重組主流方式是“債轉股”,境內債是“以資抵債”。他建議債權人能優先考慮債轉股,原因是股票流動性優於有息債務且具價值想象空間等。

爲了能說服更多的債權人選擇債轉股,林中對於旭輝當前經營情況和未來發展計劃進行了一番介紹,以使債權人相信旭輝仍有“造血”和“復甦”的能力。

林中表示,旭輝和其他多數民營房企並不相同,旭輝一直保留着核心骨幹團隊和人才,支撐了27萬套新房的交付,在債務重組以後,旭輝將堅決摒棄房地產過去的"三高"模式,轉向"低負債、輕資產、高質量"發展路徑,聚焦三大核心業務板塊,包括穩定的收租業務,高度聚焦自營開發業務,收縮深耕少數核心城市以及大力發展房地產資管業務,學習美式開發商的成功經驗,往鐵獅門、黑石方向發展。

楊欣表示,旭輝是少數資產大於債務的民營房企, 截至2024年末,旭輝的股東權益超過百億人民幣,權益貨值有1300億人民幣,且主要佈局在重點城市,此外,旭輝還保有460億元的持有型商業資產,這些資產位於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去年全年的租金收入達到18億元。

在降負債方面,楊欣表示,除了在進行境外債重組,旭輝境內債百億公司債重組也在積極推進中,在完成境內外大重組後,旭輝信用債的規模會縮減50%以上,在300億元人民幣以內,存量信用債週期延續9-10年,利率降至經營發展可承受的水平。

旭輝存量債務除了70%信用債以外,還有30%的抵押債,大概是260億元,在未來的債務清償規劃中,絕大部分開發貸款將隨項目去化而自然清償,剩下的存量商業項目經營物業貸款,計劃通過提升商業項目運營來提升估值,進而形成債務置換空間。

林中預估,接下來旭輝或將經歷五個階段,分別是通過債務重組修復資產負債表、逐步修復信用、經營留存一定資金後在安全邊際內審慎拓展、新發展模型下恢復盈利、恢復分紅。但他也表示這個過程不會容易:“從活下來到徹底站起來,依舊充滿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