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枝不再丟!新竹縣跨局處合作 廢枝變身公共傢俱與清潔用品
新竹縣政府今天早上舉辦「114年度新竹縣樹木保護及農業剩餘資材加值利用研習活動」,邀集青流復域農產運銷合作社、興大永續棧等單位交流,分享枝條再利用、生物炭製作、碳匯應用與實地案例。記者郭政芬/攝影
爲解決修剪枝材堆放問題及環境管理困境,新竹縣政府翻轉「修剪即廢棄」的思維,農業處與行政處跨局處合作示範,利用縣府周邊樹木修剪產生枝條,委託木酢達人制作成公共傢俱、清潔用品等,促進地方產業鏈整合,實現資源不浪費、環境不污染的雙贏。
新竹縣政府今天早上舉辦「114年度新竹縣樹木保護及農業剩餘資材加值利用研習活動」,邀集青流復域農產運銷合作社、興大永續棧等單位交流,分享枝條再利用、生物炭製作、碳匯應用與實地案例。
行政處長周秋堯與農業處長傅琦微跨局處合作,周秋堯表示,過往修剪作業產生的樹枝,多集中於堆置地點,然而受限於場地和人力處理能力,大量枝材堆放過久將影響周遭環境衛生與公共安全。爲改善現況,縣府跨單位合作,針對縣府周邊定期修剪作業所產生的枝條,委託木酢達人將大枝幹製作成公共傢俱,部分枝材製成生物炭,應用於生物除溼炭包、清潔用品等,也展現木材設計美學與資源轉化的創意。
木酢達人經理藍勇壽表示,這次將縣府旁40年樟木,所修剪下來的枝幹做成7件組傢俱,達56.2公斤的固碳量。木酢達人從2019年就成立地方創生基地,與林保署、臺北市立動物園、各縣市政府、學校等合作,將原本應該被丟棄的木材,透過碳化製作成木炭、木醋液,持續朝着全株利用,把修枝木變綠永續。
新竹縣府表示,今天跨局處合作示範工程,活動響應「新竹縣縣治區域創新施政實施計劃」,農業處每年編列預算讓鄉鎮公所等參與修樹課程,而行政處每年編列預算修剪縣府周邊樹木,這次跨局處合作可減省經費外,也讓縣府周邊樹木成示範區。
農業處近年也積極推廣剩餘資源加值利用,這次透過與地方產業鏈結,初步建構出剩餘資源的處理體系,未來將持續擴大應用,打造竹縣低碳永續藍圖。
這次將縣府旁40年樟木,所修剪下來的枝幹做成7件組傢俱,達56.2公斤的固碳量。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竹縣政府農業處與行政處跨局處合作示範,促進地方產業鏈整合,實現資源不浪費、環境不污染的雙贏。記者郭政芬/攝影
將原本應該被丟棄的木材,透過碳化製作成生物除溼炭包、清潔用品等。記者郭政芬/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