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賴清德反ECFA舊照 白委問:更大的民主包括當年力主的公投?
黃國昌強調,民衆黨除了議會路線,也必須發展羣衆路線,「要讓幹部能在關鍵時刻拿起麥克風,帶領大家完成一場戰略清晰、進退有序的行動,並平安回家。」(民衆黨提供/張睿廷臺北傳真)
民衆黨國家治理學院24日舉辦「非暴力陳情抗議訓練營」,邀請黨主席黃國昌、秘書長周榆修、苗栗縣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陳祺忠與律師江一豪,向地方黨部執行長分享現場陳情抗議的實戰經驗與策略判斷。黃國昌強調,民衆黨除了議會路線,也必須發展羣衆路線,「要讓幹部能在關鍵時刻拿起麥克風,帶領大家完成一場戰略清晰、進退有序的行動,並平安回家。」
黃國昌指出,國家治理學院定期舉辦講座,本次訓練營主題聚焦羣衆行動與公民運動,目的是深化黨務幹部的行動素養,「民衆黨不只是會在議場問政,更要能走上街頭,與人民站在一起。」
他直言,唯有真正走入社會、接住地氣,才能替基層發聲。他批評民進黨早年穿草鞋起家,如今卻穿皮鞋、出入大飯店,許多曾參與公民運動的人,如今成爲高官,早已忘記當年爲何上街。
黃國昌現場展示賴清德總統、前總統蔡英文、監察院長陳菊在2010年率衆反對ECFA的街頭照片,並指出,這些人當年承諾若當選就推動公投廢止ECFA,如今不僅ECFA未廢止,公投也未實現。他反問:「賴清德口中的『更大的民主』,還包括當年他們極力主張的公投民主嗎?」
針對中選會日前否決反廢死公投案,黃國昌痛批形同「公投審議委員會的復辟」,不僅違背民主精神,更是赤裸裸踐踏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權利。他質疑:「中選會說死刑存廢不是重大公共政策,那請問什麼纔是?這樣的議題人民不能決定,是要賴清德一個人決定?還是民進黨決定?綠色大法官決定?」
黃國昌強調,民進黨已忘記從街頭起家的精神,但民衆黨不能遺忘草根性格。他說,「臺灣的公民運動精神、歷史與實戰經驗必須被傳承。民衆黨屬於全體人民,不會忘記我們從哪裡來,也不會忘記我們爲什麼出發。」
他並以民衆黨去年主辦的多場大型集會、遊行爲例指出,羣衆行動不能臨時起意或情緒動員,而是需要清楚目標、縝密計劃與安全機制。他強調:「永遠要先想清楚,目的是什麼?想影響誰?要說服誰?我們要培養能在關鍵時刻拿起麥克風、帶領行動的幹部,讓羣衆的力量有秩序、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