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食農教育提升至國家戰略
行政院長卓榮泰27日出席「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開幕典禮並致詞。圖/行政院提供
食農教育不再限於文青的小確幸。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27日號召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學校、農會、企業及民間團體共同參與。行政院長卓榮泰期勉,食農教育不僅是餐桌上的日常,更是國家戰略,連結全民健康、糧食安全與文化傳承。
卓揆表示,農業是立國的根本、國家與社會發展最重要的一環,臺灣從農業社會轉型成爲工業社會,並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但沒有農業作爲基礎,任何產業發展的基底都是空虛的。
《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5月通過後,政府對於學校午餐及在地食材訂定許多規範,卓榮泰說,政府透過立法方式、政策推動,並結合農漁民與民間力量,讓大家既能吃得飽、吃得好,又能吃得健康。
卓揆強調,在實踐食農教育過程中,必須集結更多推動食農教育的夥伴,透過跨機關、跨領域共同合作,將食農教育的價值與理念澈底深植在國人心中,希望各界積極響應,共同形成支持網絡,讓臺灣的食農教育走向國際,接軌全球永續潮流。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食農教育是從農業端農產生產知識的推廣、教育端製作教案教材融入學校及社區,再進一步到餐桌飲食料理及文化傳承,透過在地料理及美食,以食物的記憶喚起對家鄉的回憶及思念。
陳駿季也感謝各部會的合作,像是教育部推廣營養午餐、衛福部倡導健康飲食、環境部推動惜食循環,以及文化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保存飲食文化及融入創新等,展現跨部會合作的成果。
農糧署於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上,表揚推動國產食材傑出的政府機關(構)與公營事業。獲獎單位包括員工餐廳每月詳列主要食材採購來源的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明潭發電廠,以及近乎100%採用國產食材的屏東榮民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