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逾3% 施政方向一次看
行政院長卓榮泰。 聯合報報系資料照片
農曆新年剛過,對於展望新的一年我國的施政方向,行政院在最新一期的施政報告中指出,隨全球經貿延續穩定擴張態勢,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可逾3%以上,將是連2年優於全球平均值,面對當前譎多變的國際局勢,政府將持續積極強化國內產業的科技創新與競爭優勢,包括持續推動投資臺灣三大方案、推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鬆綁法規,營造更友善的產業發展環境等。
行政院指出,標普全球 (S&P Global) 最新預測 2025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爲 2.5% ,較 2024 年之 2.7% 爲低,主因是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包括美中戰略競爭加劇、烏俄戰爭及中東地緣衝突等經濟風險仍存。然我國受益人工智慧 (AI) 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熱絡不減,不僅有效挹注出口及生產動能,同時帶動民間投資表現好轉,加上勞動市場穩健,內需消費可望維繫。
主計處預估2025年經濟成長率可逾3%以上
主計總處預估 2024 年我國經濟成長率上調至4.27%,2025年亦可逾3%以上,將連2年優於全球平均值。但面對當前詭譎多變之國際局勢,政府將積極強化國內產業的科技創新與競爭優勢,落實推動國家希望工程、均衡臺灣及健康臺灣等施政藍圖,並在 AI 時代中深耕我國成爲全球永續共榮之重要支柱,逐步打造臺灣成爲經濟日不落國。
行政院提到,政府將全面推動五大信賴產業,期透過創新驅動促進百工百業發展,打造護國科技力並營造永續韌性發展環境;另一方面將化外在挑戰爲轉機,因勢利導持續精進引導境外資金及臺商迴流投資,同時藉由結合外交、產業經貿及科技創新等複合策略,鞏固臺灣民主供應鏈關鍵角色。
爲加速產業創新轉型,配合賴總統政見於2027年達到每年 1,500 億元的新創投資金額目標,國發基金加碼主題式投資,如 AI 、文創、智慧醫療及綠色淨零等,提供新創發展所需資金,同時亦將與大學合作成立校友基金,擴大對新創及創投之投資,另結合民間資金成立「企業再造基金」,翻轉弱勢產業;運用2025年度已編列投資預算 128 億元,預計將帶動民間投資新創資金逾 256億元,以協助推動五大信賴產業及活絡投資生態系。
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第5期 目前編列703億元
在預算上,行政院說, 2025年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第 5 期經濟及農業特別預算,目前編列 703 億元,除延續有助於均衡區域發展、強化偏鄉等建設計劃外,針對地方政府需求殷切、計劃成效顯著,以及數位產業發展、 AI 、資安等五大信賴產業發展所需基礎建設等均將持續推動。
針對財政紀律部分,行政院指出,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佔前3年度名目GDP平均數比率,由2016年底33%下降至2023年底28.1%,2024年底債務比率實際數25.8%,預算數比率爲29.1%;地方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佔前3年度名目GDP平均數比率由2014年高峰5.6%下降至2023年3.7%,截至2024年12月底止,債務比率實際數爲2.8%,預算數比率爲3.7%。今年度中央將依「財政收支劃分法」等規定,透過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挹注地方財源,調劑地方財政盈虛並支援地方建設,達成「均衡臺灣」目標。
爲緩解國內物價上漲壓力 大宗調降各式稅款
此外,爲緩解國內物價上漲壓力,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決策及產業主管機關需要,機動調降大宗物資關稅、貨物稅及營業稅,以穩定國內物價,減輕廠商及民衆負擔,目前相關措施將延續至2025年3月31日止。另將調高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至21萬元,2025年5月申報時適用,估有208萬戶受惠,增加可支配所得26億元;同時調增小規模營業人營業稅起徵點,銷售貨物及銷售勞務業別分別提高爲10萬元、5萬元,約有12萬家營業人受惠,減稅利益約10.68億元。
通膨率大致維持緩步回降 今年可望續降至2%以下
貨幣政策上,行政院指出,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考量2024年以來國內通膨率大致維持緩步回降走勢,且2025年可望續降至 2% 以下;全球經濟雖潛藏下行風險,惟在內需支撐下,預期2025年國內經濟成長力道仍屬溫和。 2024年12月19日央行理事會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將有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 2%、2.375% 及 4.25%。
行政院也提到,央行自2020年12月至2024年6月已六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惟因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佔總放款比率 ( 不動產貸款集中度 ) 居高,銀行信用資源向不動產部門傾斜情勢較歷史高點更加嚴峻,央行於2024年 8 月採取道德勸說,請銀行自主管理未來1年不動產貸款總量,並於2024年 9 月第七度調整管制措施內容,新增全國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之第 1 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調降爲5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自然人第3戶 ( 含 ) 以上購屋貸款及餘屋貸款之最高成數上限均調降爲 3 成。未來央行將持續檢視不動產貸款情形與管制措施的執行成效,並密切關注房地產相關政策對房市的可能影響,適時調整相關措施內容,以促進金融穩定及健全銀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