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經院張建一:今年經濟成長率可保3%
臺經院長張建一認爲,4100億特別預算將能強化臺灣內需,更會帶來今年的經濟貢獻。圖/陳碧芬
臺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20日透露,有可能上修臺灣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到3%以上,因爲今年前4月臺灣對美國貿易算暴增94%,主要是AI、伺服器搶拉貨、也有加了10 %關稅的價格變高,第一季GDP概估值高達5.37%,「目前看起來,臺灣經濟上半年都還不錯」,但由於下半年確實有很多不確定,如美國將公佈232調查結果,美國政府的新措施會對臺灣ICT、半導體特別有影響,屆時臺經院會再重新評估。
臺經院4月下旬公佈的2025年總體經濟預測更新中,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爲2.91%,較1月預測值減少0.51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與消費預測都下修,今年經濟成長呈現「前高後低」格局。張建一指出,以目前情況今年經濟成長率大概是接近3%,但是臺灣是出口型經濟體,科技、傳產今年明顯會受到關稅影響,出口對今年GDP的貢獻可能會轉差,因此要在內需加強,作爲GDP成長的補充,政府提出4100億元特別預算,用於產業支持、創造就業機會、創造消費等,如果朝野能有共識,預估內需會進一步擴大,今年經濟成長率應該有機會到3%。
張建一強調,過去臺灣經濟有危機、出口不好,經濟成長有消費在撐,但過去兩年內需消費已墊了極高,今年消費要再有大成長有點困難,所以今年就是要靠投資,政府振興產業的措施就是重要支撐來源。
臺灣經濟研究院20日舉辦「2025年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AI領航的下世代產業創新機會」,臺經院指出,美國關稅政策、中東和平計劃及俄烏戰爭調停行動,全球政經局勢充滿高度不確定性,對產業供應鏈穩定構成重大沖擊,建議企業應重新思考生產基地與市場佈局;此外,檯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人工智慧(AI)成爲企業掌握決策韌性與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從ChatGPT到DeepSeek、Deep Research等生成式AI快速演進,未來更將延伸應用至B5G/6G、物聯網及衛星通訊等領域,將持續推動商業模式重塑與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