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銀:臺灣今年 GDP 面臨顯著下修風險 成長為預測3%

星展銀行9日舉辦2025年第2季經濟展望線上記者會,由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分享星展集團對2025年第2季經濟前景看法,星展銀對臺灣2025年和2026年GDP成長的預測分別爲3.0%和2.4%,且面臨顯著下修風險。臺灣這次在川普對等關稅中,比預期更高,也高於平均值。臺灣對美國出口依賴度,以去年資料來看佔GDP的比重達14%,雖然臺灣電子零組件具有訂價能力,但受景氣衰退的敏感度也較高。

星展銀預計今年下半年臺灣出口將開始放緩。此外,美國及全球經濟放緩或衰退的後續效應可能會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浮現,亦將對臺灣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星展銀假設價格彈性爲0.5,32%的對等關稅將使臺灣對美國的出口減少16%,並可能導致2025-2026年間的GDP成長下降約2個百分點。若全球經濟成長因關稅衝擊而下滑1個百分點,臺灣的GDP成長也可能減少接近1個百分點。不過,貿易談判與逆週期的刺激措施可能有助於減輕臺灣及全球的潛在GDP損失。

星展銀表示,美國宣佈對臺灣對等關稅稅率高達32%,顯著超過預期。此高於亞洲11個主要經濟體的平均稅率28%,以及受對等關稅影響的60個國家的平均水準29%。此一稅率的設定主要基於美國試圖縮小雙邊貿易逆差的需求,而非最初預期的依據貿易對手國家與美國之間的關稅稅率差異,或非關稅貿易壁壘。

星展銀分析,臺灣對美國出口市場的高度依賴,使其容易受到對等關稅的負面影響。2024年,臺灣對美出口金額佔其總出口金額的23%,佔名目GDP的14%。在對美國的出口依賴度方面,臺灣在亞洲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二,僅次於越南。

由於臺灣的外向型經濟結構,其也將受到對等關稅所帶來的間接影響。隨着關稅上升及通貨膨脹壓力的增加,美國經濟預計將面臨停滯性通膨或衰退的風險。雖然川普政府可能會實施國內的減稅措施以緩解關稅上調的負面影響,但這些措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揮效果。全球經濟同樣面臨衰退風險,貿易量可能萎縮;2024年,臺灣的出口總額佔名目GDP的63%,在亞洲主要經濟體中排名第五。

產業方面,科技業受到的影響可能相對較低。星展評估美國從臺灣進口的前10大產品,這些產品佔2024年美國從臺灣進口總額的79%。對於電子產品而言,「臺灣製造」的替代品相對有限。例如,電腦配件、電腦和電信設備的替代品主要來自墨西哥,其關稅稅率低於臺灣。半導體產品暫時不受對等關稅的約束。至於非科技產品,如工業機械與工業用品,美國進口商在這些領域擁有更多的供應商選擇,包括來自墨西哥、韓國、日本、加拿大和德國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