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策略/五大關鍵 吸引 AI 推薦

談到行銷,如何強化「品牌力」,是企業關注的重點之一。在20世紀50年代,包含美國廣告公司Grey提出的「品牌性格哲學」、日本小林太三郎教授提出的「企業性格論」等,都強調品牌必須擬人化,賦予獨特的性格特質,藉以吸引特定目標消費者並與之建立堅強的情感連結。

因此,品牌不只需要建立良好的形象,更需要具備獨特的人格魅力,讓消費者覺得「這個品牌跟我很像」、「這個品牌懂我」、「我喜歡這個品牌的說話方式」。

例如蘋果手機擁有忠誠度高的「果粉」,星巴克擁有「星禮程」堅強的顧客羣,星宇航空受到年輕族羣擁戴的「創新話題」等,都是消費者對品牌力的迴應成果。

隨着AI時代的來臨,品牌人格工作也面臨多項的轉型挑戰,因爲品牌的溝通對象不再只是人,還包含了AI與推薦系統。

過去只要說出「目標羣衆懂得的語言」,品牌就能被理解;現今如果想被AI推薦,還必須說出「AI也能理解的語言」。

從「消費者懂我」,轉變成「AI懂我的品牌力、AI願意推薦我的品牌」,請先了解AI推薦五大關鍵邏輯:

一、語言文字的可讀性(AI-Readable Language)

雖然目前的AI很人性化,但AI不是人類,它沒有「感覺」、只有「解析」能力。因此品牌若想被AI理解與推薦,應避免使用感覺模糊的語言,例如:這款洗髮精超好用;應使用AI能懂的明確敘述句,例如:這是專爲油性膚質設計的清爽型洗面皂…。

二、資料的可擷取性(Structured & Accessible Data)

品牌如果想被納入AI的推薦名單之中,必須先讓自己的資訊,符合「被AI抓取」的原則,例如網站內容是否有結構化標籤(Schema.org、Open Graph…),商品資訊、FAQ、評論等是否分類清楚等。

三、AI推薦語意的連結性(Semantic Relevance)

與搜尋引擎不同之處,在於AI的推薦不是比對關鍵字,而是對文字語意的理解程度。因此行銷人在設計文案時,必須要對應消費者的問題,設計問題導向式的內容,或是AI的問答模組。例如:油性膚質適合哪種洗面皂?

四、品牌的可信度(Trust Signals for AI)

會讓AI推薦的話語,不是動人的心靈雞湯,而是「可以辨識的信任指標」,例如使用者評論數量與品質、第三方認證、媒體報導、社羣互動率,或是透明價格、退換制度等的品牌政策指標。

五、語料的更新與一致性(Content Freshness & Consistency)

更新率可顯現品牌的活動力,一致性則是展現品牌人格的成熟度與穩定性。所以請常更新內容(部落格、社羣貼文、FAQ),同時注意跨媒體間的文、圖、話語的一致性。

綜合上述AI推薦的五大邏輯,行銷人在設計品牌廣宣的內容時,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首先,品牌在網路上是否有清晰、結構化的資訊?例如官網、評論、媒體露出等。

其次,品牌傳播內容是否具備一致性、辨識度,能讓AI辨識出「我是誰」?也就是品牌人格特質是否鮮明?

第三,品牌語言是否能對應消費者的提問範疇,例如:安心、快速、免運費等。

在AI時代,行銷成功的關鍵不只在於打動人心,更在於讓AI願意爲你發聲。品牌不只要被看見,更要被理解、被推薦,這纔是所謂的「品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