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遭撞事故多 高雄導入LED行穿線?交局再評估

新北市在捷運新店站前往碧潭風景區方向,及板橋區新府路市民廣場停車場出口設置LED行穿線,高市議員籲比照試辦。圖/翻攝自新北市交通局網頁

路口行穿線行人事故不斷,肇因之一是行穿線照明不足,高雄1名婦人今年2月某夜間通過無號誌路口行穿線時遭貨車撞倒身亡。民代認爲,六都已陸續設置嵌入型LED行穿線,夜晚自主亮燈,提升行人辨識度,近年還進化成路口投影式紅綠燈,警示路過車輛,但高雄市仍未試辦,進度緩慢。

交通局表示,各縣市的照明地燈並非法定交通設施,且依行人穿越道照明標準,行穿線照明度應避免對駕駛人產生眩光,經評估,行穿線照明仍以路燈爲宜。且現行道路標線塗料含玻璃反光材質,路燈照射下可提升夜間辨識度。若設地面型燈具,機車壓過時恐會打滑摔車,有鑑於此,高市將持續觀察其他縣市試辦成效,再評估是否導入。

高雄鳳山區新富路今年2月曾發生婦人通過行穿線時遭貨車撞倒身亡。三民區建興路今年3月也有輛休旅車左轉時撞飛行穿線上的女子。民衆表示,夜晚過馬路,行穿線若能增加亮度,走起來更安心。

六都相繼導入嵌入型LED行穿線,新北市先在新店、板橋增設2款LED行穿線,光源不足時燈條會自動閃爍或亮燈,提醒駕駛減速。臺中則在行穿線埋設發光崁燈,燈座會和行人號誌連動變色,提升行人夜間能見度,去年更推出投影式紅綠燈,能在行穿線前投射和交通號誌同步的紅、綠色光條。

議員張博洋認爲,高雄有些路口沒裝號誌,行人夜晚或雨天穿越時不容易被辨識,易發生事故。建議高市府在重要交通路口也能導入照明地燈技術,或在行穿線設置嵌入式LED地燈,夜間指引行人安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