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臺南以姐妹市取路名 別變來路不明
臺南市議員林美燕(左二)與周麗津(右二)日前召開記者會,指喜樹灣裡重劃區4條道路以日本和澳洲姊妹市命名,諧音不吉、也不尊重地方文化。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市政府在不少重劃區以國際友好或姐妹市爲新路命名,近期南區喜樹灣裡重劃區「青森」等路挨批諧音不佳,另例如歸仁區西柯紋納街也被指突兀,在在曝露居民不理解意義;這類「外交道路」一旦缺乏共鳴,將難逃討好式命名的質疑。
市長黃偉哲曾表示臺南締結姐妹市、或合作的友誼城市很多,如果能夠放進街道名稱,能彰顯國際城市間友誼,而短短半年,以友誼城市及姐妹市命名新闢道路共21條,幾乎都在重劃區,多數夾雜在整體性名稱的道路之間,不醒目也規模不大,能達到深化城市外交的目標嗎?
臺南縣市未合併前就有國際化的路名,臺南與韓國光州兩市互有光州路、臺南大路,光州路位於安平區,當年由時任光州市長金在浣主持剪綵及命名典禮,2018年光州的官員也來訪臺南慶祝締結姐妹市50週年,之後光州路上新蓋的飯店也透過粉專敘述這段過往,加重這條路份量。
不過南區喜樹灣裡重劃區「青森」、「弘前」、「那珂」、「黃金海岸」路,議員出面指出諧音聯想負面意義,究其原因,居民不理解取名青森等的關聯性,及市府何以考量此名稱須設在此,無法認同之下,反而直覺聯想有不討喜的諧音。
至於政府大南方S廊帶的歸仁沙崙特區,路名包括歸仁一路、高鐵大道、智慧二街、綠能三街等呼應當地發展,歸仁五路、歸仁七路之間「西柯紋納街」爲美國加州的城市,令住戶不解設置於此目的性;另,七股區約納瓦路、紐奧良路,安南區託倫斯街、京都街等,地方上同樣有類似疑惑。
南市府城市外交成績值得肯定,以友好城市爲路命名的作法也領先各縣市,然而,單將道路套上國際包裝,忽略了路名作爲地方歷史載體、地理辨識功能,可別怪外界質疑只爲迎合這些城市,至於這些道路,終將是居民心中「來路不明的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