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颱風假同進退? 縣市宜訂共同機制
上週二山陀兒颱風進逼,嘉、南、高、屏唯獨嘉義市正常上班上課,當天幾無風雨,驗證市長黃敏惠神決定,卻挨批共同生活圈不同調。依政治現實,南部甚至嘉縣市都難比照北北基桃一致性放或不放假,無論颱風假能否「同進退」,地方首長的颱風假政治學,可別模糊了防災本質。
上週一氣象預報顯示,南部縣市週二風力與雨量預測,並非皆符天然災害停止上班上課的放假標準,嘉市日平均風力3到4級、陣風5至6級,更不及標準的一半。
嘉市週一晚10時壓線公佈不放假,一票網友從期待轉爲質疑、謾罵,然而,週二嘉、南、高等白天確實風平浪靜;對比賴清德總統當南市長,2012年8月24日天秤颱風來襲臺中以南縣市放假,南市府當天清晨5時才宣佈上班課,獲網友讚賞專業判斷,此次是否該還黃敏惠市長一個公道?
平心而論,颱風期間氣象署每隔2、3小時的預報,路徑及影響都可能極大變動,地方首長在科學預測和民粹更動輒得咎,賴清德當市長曾因堅持上班上課而獲封神,卻也於莫蘭蒂颱風時決定下半天放假,被諷爲「賴半天」;2016年9月底梅姬颱風,同爲綠營執政的雲林、嘉縣市、南、高都上午正常、下午才停班課,即便同區域做同樣決定,仍遭罵翻。
交通進步、中央加速挹注南部發展,南部縣市之間聯繫愈趨緊密,嘉市與嘉縣在就學、醫療、百貨商場等生活更密不可分,共同生活圈確實該納入颱風假考量,只是,北北基桃現同爲藍營執政,上週二高、屏、南、嘉縣都放假,嘉市則決定上班,4票對1票,誰來做主?
颱風侵襲路徑不會分執政顏色,南部縣市或許該朝訂出一套共同決策放假與否的機制,原則就如4年前連日豪大雨,時任副總統的賴清德對南市長黃偉哲所說,「被罵沒關係,該宣佈上班就宣佈上班,最後會證明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