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大基隆盼整併 邊陲別淪施政末梢最重要

新北東北角瑞平雙貢及萬金石各區與基隆形成緊密生活圈,很多人到基隆討生活,地方長期有基隆合併新北市東北角、北海岸成「大基隆市」聲音。記者遊明煌/攝影

近期「龜山是否併入新北」、「基隆要不要和東北角、北海岸合併」討論聲又浮現。每個縣市發展條件、福利措施不盡相同,想成爲哪裡人不只是從認同出發,對多數位處交界或邊陲民衆而言,他們在乎的是不要淪爲施政末梢,資源不漏接是最基本訴求。

新北瑞芳、平溪、雙溪、貢寮4區地理上與新北市隔着基隆市,屬大基隆生活圈,食衣住行緊密結合,是很多人真實生活感受與日常。

基隆夾在首都臺北和全臺人口最多的新北兩大直轄市間,「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雖常被掛在嘴上,基隆處境卻淪爲「小弟」,獲得的經費遠遠不如雙北,存有被邊緣化隱憂。

地方寄望基隆捷運2033年完工可期的加持,北北基桃交通機能健全後,基隆國際港口地位更形重要,也是產業佈局擴充的新去處,中央更應認真思考基隆升格問題或行政區劃的合併或重整。

人口數明顯不足,基隆市長謝國樑深知基隆不可能單獨升格,應從合併升格或其他選項思考。東北角居民樂見改善邊陲形成「大基隆」壯大。

行政區劃、合併議題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大工程,必須從大我、共好角度,提升城市整體競爭力來思考,纔有可能逐步凝聚共識。

另一關鍵在於,中央要能聽到地方的聲音,政治算計少一點,民意纔是關鍵。中央給基隆多少建設,不能靠政黨臉色,「顏色對了要多少有多少」,基隆捷運就是一例,在前總統蔡英文和前市長林右昌時期敲定,讓基隆人談了30年的捷運夢走出第一步,但基隆人要的是可長可久的發展之計,不怕選舉換人後「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