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遭遇東方挑戰者!中國衛星佈局加速崛起
2月25日消息, 對於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及其衛星互聯網服務“星鏈”來說,太空即將變得更加擁擠,因爲它們面臨着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除了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資助的“柯伊伯項目”(Project Kuiper),還有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挑戰。
總部位於上海的垣信衛星公司在2024年11月簽署協議,進入巴西市場,並宣佈正在與超過30個國家進行談判。兩個月後,該公司開始在哈薩克斯坦展開業務。
另據參與談判的巴西官員透露,巴西政府也在與貝索斯旗下的“柯伊伯項目”和加拿大Telesat公司進行談判。
自2020年以來,星鏈發射至近地軌道(LEO,高度低於2000公里)的衛星數量超過了所有競爭對手的總和。在此低軌道運行的衛星數據傳輸效率極高,可爲偏遠地區、航海船隻和作戰部隊提供高速互聯網。
馬斯克在太空中的領先地位引發了中國的關注。根據此前未公開詳細內容的中國企業文件和學術論文,中國正大力投資其競爭對手,並資助追蹤衛星星座的研究工具。
據科技諮詢公司Analysys Mason根據天體物理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提供的數據分析,中國在2024年發射了263顆近地軌道衛星,創造了新的發射紀錄。
星鏈競爭對手的出現受到巴西政府歡迎。巴西希望爲偏遠地區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但此前曾因商業和政治問題與馬斯克發生衝突。
目前,柯伊伯項目、Telesat、星鏈和巴西通信部均未對置評請求作出迴應。
在馬斯克的國際競爭對手中,很少有企業能與垣信衛星相匹敵。垣信衛星計劃今年發射648顆低地軌道衛星,到2030年將達到15,000顆。而星鏈目前擁有約7,000顆衛星,計劃到2030年時運營42,000顆衛星。
垣信衛星最終將組成名爲“千帆”的衛星星座,標誌着中國首次向衛星寬帶領域進行國際擴張。除此之外,中國另有三個衛星星座正在開發中。北京計劃未來幾十年內發射43,000顆近地軌道衛星,並投資可一箭多星的運載火箭。
印度觀察研究基金會的航天技術專家查伊坦亞·吉里(Chaitanya Giri)表示:“中國的最終目的是搶佔儘可能多的軌道位置。”
中國外交部迴應稱,雖然不清楚垣信衛星和中國低地軌道衛星擴展到海外的具體情況,但中國追求與其他國家的太空合作,並造福他們的人民。
垣信衛星稱其目標是向更多用戶提供可靠互聯網,尤其針對偏遠地區及應急救災場景。
狂野西部
成立於2017年的鴻擎科技正在開發一個由10,000顆衛星組成的互聯網,本月從主要具有國資背景的投資者處融資3.4億元人民幣。
去年,垣信衛星在一輪由“國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領投的融資中籌集了67億元人民幣。
根據Anaqua的AcclaimIP數據庫,2023年中國發布了創紀錄的2,449項與低地軌道衛星技術相關的專利,而2019年這一數字僅爲162項。其中許多專利聚焦高性價比衛星網絡和低時延通信系統,凸顯中國正努力縮小技術差距。
Analysys Mason諮詢公司的全球航天主管安託萬·格里尼爾(Antoine Grenier)表示:“太空領域發展迅猛且忙於試驗。先行者們正享受這種相對自由,並將其塑造成自身優勢,以在規則收緊前搶佔關鍵地位——就像狂野西部。”(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