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茍」諧音影響生活 川女申請改「敬」未獲準
茍姓諧音歧義,是否屬於「不違背公序良俗的正當理由」引發爭議。(取材自小紅書)
四川遂寧大英縣市民茍女士近日在問政四川平臺投訴,因其姓氏「茍」有諧音歧義,影響工作與生活,希望改姓「敬」,因祖上本姓「敬」,但申請未獲批准;大英縣公安局指出,由於茍女士無法提供直系長輩血親姓「敬」的證據,改姓申請不符合法律規定。
紅網報導,大英縣12345政府服務熱線辦公室回覆表示,根據相關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經覈查,您的父親、祖父姓氏均爲『茍』,母親、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姓氏均非『敬』,因此不屬於「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之情形。您僅因認爲現有姓名存在諧音歧義提出變更申請,該理由不屬於上述條款中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茍女士對回覆並不滿意,她在問政四川平臺反映,申請改爲敬姓,不僅是諧音歧義,而是祖上本就姓敬,因歷史原因改姓。其太祖父已改爲敬姓,其認爲申請改回祖姓敬,符合不違背公序良俗的正當理由。
大英縣公安局工作人員表示,當事人稱其太爺爺和姑婆已姓敬,公安機關查詢各種檔案,均無法找到當事人太爺爺和「姑婆」之間的親屬關係,目前已向當事人告知,其只要能通過公證、證明、親緣鑑定等任一方式證明其直系長輩血親中有「敬」姓,即可作爲改姓依據。
據瞭解,2008年,滎陽一村裡的茍姓村民找出族譜,證明茍姓祖上爲「敬」,村民決定集體改姓,在公安機關審批之後,最終村民們成功將茍姓修改爲敬姓。河南登封市上百名茍姓村民借鑑他們的做法,也集體改姓。
網友也熱議,「看看人家朱雀玄武改個名字就跟喝水似的,輪到別人改一次名字卻這麼麻煩」、「姓史的朋友要不要出來說幾句」、「俗話說,是苟改不了,所以就改不了」。
茍姓諧音歧義,是否屬於「不違背公序良俗的正當理由」引發爭議。(截圖自問政四川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