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國再度現身鏈博會:攜手遠景展現可持續發展創新實踐,即飲業務首登鏈博展臺
星巴克紮根中國市場、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從其連續三年在鏈博會上呈現的驚喜中,便可見一斑。
7月16日,星巴克中國連續第三屆亮相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以升級的參展規模,圍繞“紮根中國 鏈創未來”的主題,彰顯深耕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長期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展臺上,星巴克特別攜手戰略合作伙伴遠景,全面展現全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創新實踐,持續引領中國咖啡行業的綠色轉型。星巴克即飲業務也首次登陸鏈博會展臺,通過展示本土化供應鏈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成果,向行業傳遞“中國模式”下的品牌價值升級範本。
攜手遠景探索綠色供應鏈,持續優化減排路徑
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26年,始終踐行“對環境回饋多於使用”的承諾,與咖農、供應商、門店夥伴、顧客、綠色能源夥伴一起,共同爲實現一杯可持續咖啡而努力。從生豆到咖啡,星巴克將點滴的綠色努力融入咖啡旅程的每個環節。
作爲綠色發展踐行者,星巴克深知一杯可持續咖啡的實現,需要全價值鏈夥伴的共同努力。研究表明,全價值鏈約70%的碳排放來自上游供應商。爲此,星巴克攜手新型能源系統企業遠景,聯合供應商夥伴結成減碳聯盟,凝聚全鏈綠色力量,打造面向未來的可持續供應鏈。
未來,星巴克將通過“方舟能碳管理數字化系統”,對衆多核心供應商及數千個產品進行產品碳足跡測算,完整體現星巴克價值鏈(即範圍三[1])的碳排放,並定製針對性解決方案,依靠嚴格的目標管理體系持續優化減排路徑。
目前,該平臺已覆蓋星巴克自身運營,並在部分供應商進行試點。未來三年,該平臺將覆蓋所有直接採購和重要間採供應商,測算數千個品項的完整碳足跡,並定製減碳路徑。通過與供應商夥伴形成減碳聯盟,星巴克致力於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穩步推動供應鏈的綠色轉型,爲行業可持續發展樹立典範。
從生產基地到智慧門店,綠色體系貫穿多場景
2023年9月,總投資15億人民幣(約2.2億美元)的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在江蘇崑山落成投產,這是星巴克在海外最大的生產性戰略投資,也是星巴克全球最綠色節能的生產基地。產業園的落成標誌着星巴克中國在全球各市場內率先實現“從生豆到咖啡”垂直產業鏈的規模化整合。憑藉在節能、降碳、廢棄物處理和夥伴(員工)關懷等各方面的卓越表現,該園區一舉包攬LEED鉑金認證、WELL鉑金認證、中國綠色建築三星的權威認證,運用遠景“綜合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產業園實現了100%使用綠色電力,每年減碳量相當於80萬棵咖啡樹的碳吸收量。
在消費終端,星巴克始終致力於營造溫馨舒適的“第三空間”,並不斷拓展第三空間的綠色可持續邊界。2021年起,星巴克在中國開展並持續優化“綠色門店認證體系”,以8大可持續準則、25項細化指標爲框架,結合第三方權威認證,確保從設計、施工到日常運營的全流程綠色化。目前,全國已有2100家星巴克門店獲得綠色門店認證,並100%採用綠證電力。依託遠景“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與“智能網關One-Box”,全國超過7500家門店內的空調、濾水、照明、空氣質量等7大系統20多個設備,全部接入了智能物聯網,實現對各類數據的實時追蹤,根據不同門店類型和不同時段的運營特點,提供節能、降碳、提效的優化方案。
在產品層面,星巴克中國也引入燕麥奶、巴旦木杏仁奶等植物基膳食,在豐富顧客選擇的同時有效降低星巴克價值鏈的碳排放量,包裝環節更是同步遵循“減量、重複使用、回收”原則。
即飲星光十週年,全面展示本土產業鏈佈局
深耕第三空間咖啡體驗的同時,星巴克中國也推動着即飲業務的本土化發展。這一業務板塊已成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又一增長引擎。進入中國市場十週年之際,星巴克即飲業務也首次亮相鏈博會,全面展示從創新、採購、生產到分銷的本地化產業鏈佈局。
自2016年引入首款即飲產品以來,星巴克始終以中國消費者需求爲驅動,在中國市場構建起了涵蓋8大系列的多元化即飲咖啡矩陣,全部產品來自本土孵化與生產。在新品迭出的成果背後,星巴克即飲深深紮根中國,以貫穿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本地化運營支持起高效卓越的市場響應能力:
本土採購上,即飲茶咖產品中精選廣西橫州特級七窨茉莉花茶、福建安溪特級鐵觀音烏龍茶等真正的中國風味,即飲產品包裝也在中國實現100%採購與加工;本土生產上,佈局多條生產線,實現超過10億瓶的年產能,可服務於2億消費者;本土分銷層面,線下分銷覆蓋全國1300餘縣域、銷售點將於2025年擴展至55萬個,線上積極拓展天貓、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以豐富購買渠道。
與此同時,星巴克即飲通過拓展多樣化的易回收材料、減少原生塑料使用、推進綠色生產等途徑,積極攜手中國產業鏈夥伴,共同構建綠色供應的產業生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咖啡+航旅”業態互融,攜手推進可持續共創
同步秉持環保理念與價值型體驗創新,星巴克中國亦在通過拓展“星朋友圈”,以業態融合方式,構建“長期價值共生”新生態。
7月14日,星巴克中國宣佈與中國東方航空正式達成全面合作——即1.6億有星人(即星巴克星享俱樂部會員)將率先開啓“啡行模式”,享受由星享俱樂部與東方萬里行俱樂部共同打造的聯合會員計劃,這標誌着星巴克中國在探求“咖啡+航旅”的體驗型創新道路上,從功能型消費到價值型體驗質變躍遷的實現。
未來,雙方還將依託互補資源優勢,重點聚焦雲南咖啡共創、文旅共創與可持續發展共創三大領域,探索“咖啡+航旅”業態互融的廣闊可能性。星巴克中國將與東航聯合推出一系列“綠色飛行”項目,鼓勵更多顧客參與到綠色低碳行動中,共同爲可持續未來注入更多能量。
從首屆展會上對“從生豆到咖啡”垂直產業鏈在中國市場完整落地的呈現,到第二屆展會中,生動詮釋星巴克賦能雲南咖啡產業發展的重要成就,再到今年發揮鏈主企業價值,攜手新型能源系統企業遠景,共同構建可持續供應鏈網絡,爲中國咖啡行業樹立綠色發展新標杆,連續三年亮相鏈博會的星巴克中國,每屆都會呈現突破性成果。
截至2025財年第二季度末,星巴克中國門店總數已達到7758家,覆蓋超過1000個縣級市場。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劉文娟表示,2025財年第二季度,企業通過聚焦核心業務,重振增長:財務指標表現優異,品牌價值持續提升。依託深度的本土創新、更懂顧客的產品、以及全國6萬名夥伴溫暖的傳遞,星巴克中國在不同的圈層中觸發了情感共鳴。
“未來,我們將立足中國市場的長遠發展,持續推動關鍵業務數據的健康增長。對星巴克在中國的未來發展,我們充滿信心。”劉文娟稱。
[1] 星巴克中國碳排放範圍一:星巴克直接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如門店,咖啡創新產業園等日常運營產生的碳排放,範圍二:因購買和使用外購電力、蒸汽、熱水、製冷等能源而產生的間接排放,範圍三:星巴克中國業務中,除範圍一和範圍二之外,企業價值鏈中產生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其中以星巴克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在其生產、加工、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爲主
編輯/王璨、林辰
(綜合自星巴克中國)
(編輯:王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