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博會首設無人機展區 中國企業抱團出海角逐新賽道

圖爲鏈博會無人機展臺工作人員介紹產品性能。 郭博昊/攝

證券時報記者 郭博昊 江聃

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簡稱“鏈博會”)上,企業爭相捕捉低空經濟的發展機會。新設的先進製造鏈創新融合展區,集中呈現了無人機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與創新應用範例;智能汽車鏈展區,小鵬汽車、億航智能也帶來了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最新產品。低空經濟這片天空,劃過越來越多“中國製造”的弧線。

一家帶動“300+”

今年新設的先進製造鏈創新融合展區,集中展示了無人機在製造、物流、農業、安防等多個行業領域應用實踐。

踏入展區,衆多無人機展現出的超強多功能性令人眼前一亮。“公司這款雙尾蠍A無人機具備連續飛行40小時的續航能力,單機單次可以投送1噸以上的救援物資。”騰盾科創北京公司總經理許華偉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除了前述能力,該款無人機通過全網通空中基站還能幫助受災地區恢復通信信號。

“大型無人機的供應鏈長、產業鏈廣。”許華偉表示,據粗略估算,僅直接爲騰盾提供配套的產品與服務供應商就超過300家,再向下延伸,這些企業的供應商可能超過千家。

頭豹研究院此前發佈的中國無人機行業概覽顯示,無人機產業鏈的延伸效應顯著,每1億元無人機核心產業產值可帶動約5億元的關聯產業增長,包括零部件製造、應用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上下游環節。

中國無人機出海版圖

不斷擴大

近年來,中國民用無人機走俏國際市場,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鏈博會上參展的十餘家專精特新及“小巨人”無人機企業中,不少已經開拓了海外業務。

縱橫股份專注於工業無人機相關產品和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展臺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公司產品目前已經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來自亞非拉國家。此次帶來的CW-20E無人機採用全摺疊設計,極致便攜,支持多載荷快速切換,可滿足多樣化任務需求。此外,CW-15、CW-40無人機系統已應用於應急、電力、測繪等領域的多種應用場景。

分析認爲,中國無人機能在海外市場火起來,技術突破、性價比高、政策環境優、應用場景明確都是支持要素。作爲服務企業出海的機構,此次展會上,普華永道重點推介了爲低空經濟上中下游關鍵子鏈條內“中外聯合”“國際技術中國化”“中國技術全球化”“推動中外規則互認銜接”等專業賦能項目的成功案例。

對於如何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多家受訪企業表達了抱團出海的期望。廣汽高域品牌創始人蘇慶鵬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以整機企業爲龍頭,聯合上游供應鏈、下游運營服務及金融保險等主體,“組隊”出海,能夠提升整體議價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同時,也要主動對接海外標準,提前佈局適航、通信、充電、空域管理等關鍵標準的互認和轉化,打通“標準—認證—渠道”全鏈條,確保生態體系在海外合規、高效落地。

或將打造萬億新賽道

在全鏈條價值持續裂變下,低空經濟構築起萬億級產業生態。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預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廣東省是本屆鏈博會的主賓省。據瞭解,廣東計劃到2026年,低空經濟的全產業鏈規模達到3000億元。

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合夥人夏浩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當前,低空經濟產業鏈雖已初步成型,但尚未出現真正規模化、可持續商業化的落地場景。無人機配送、電力巡檢、低空旅遊及eVTOL等應用仍處於示範驗證階段,這些場景所蘊含的潛在市場空間爲資本市場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談及對於海外市場空間的看法,縱橫股份工作人員表示,相對於競爭激烈的國內,海外市場因具有一定的門檻,目前尚屬於藍海市場。許華偉表示,鏈博會爲企業提供了展示機會,期望通過公司不同機型的集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國大型無人機開展的應急救援、氣象服務、物流運輸等高價值場景,進而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中國創造、全球共享”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