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房規定發佈!法律要點一覽無餘!
下水道堵了,房東說是我用壞的,得自己掏錢修。”
“退租時,房東拿着放大鏡檢查,說牆上有個印子,押金全扣了!”
“籤合同時中介催得急,住進來才發現水電費貴得離譜,還有一筆‘服務費’?”
這些租房路上踩過的“坑”,是不是讓你覺得心累又無奈?每天辛苦打拼,回到那個叫做“家”的出租屋,想要的不過是一份安心,卻常常要和各種糟心事鬥智鬥勇。
這樣的局面,馬上就要迎來終結了!國家發佈《住房租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場關乎億萬人居住利益的法治革新將於2025年9月15日正式落地。它能幫我們解決哪些問題?暢森律師帶你來看,無論是房東還是租客,都記好法律重點!
*具體案例 具體分析 法律科普 僅供參考
·租賃市場迎來法治化轉型
此次由國務院令形式發佈的《條例》,取代此前住建部頒佈的部門規章,效力層級顯著提升。這部《條例》的核心,是在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背景下,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的秩序,着力解決長期存在的 “租房不易”“維權更難” 等問題。值得留意的是,《條例》的約束範圍不僅涵蓋個人房東,還將住房租賃企業納入嚴格監管之中。這一舉措,意味着我國住房租賃市場已正式進入法治化發展的新階段。
直擊五大高頻糾紛
(一)房源合規性紅線:非居住空間嚴禁改造出租
《條例》明確規定廚房、衛生間、陽臺、地下儲藏室等非居住空間不得單獨出租。實踐中常見的“N+1”隔斷間、地下室羣租等違規操作將被全面叫停。某地曾發生因地下室通風不良導致租客一氧化碳中毒的現實案例,此類隱患正是《條例》重點整治對象。
律師提醒:租房時一定要實地查看房屋規劃用途,可以要求房東出示不動產權證及戶型圖,線下看房要警惕異常改造痕跡,如明顯不合理的房屋設計規劃等。
(二)合同備案強制化:實名簽約+免費備案制
在這一規定下,以往“陰陽合同”“口頭協議”引發的糾紛將大幅減少。《條例》要求出租人和承租人必須使用實名簽訂合同,並通過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免費備案。同時特別賦予承租人單方備案權——若房東拒不辦理,租客可自行完成備案程序。
律師提醒:租房籤合同的時候,一定要覈對對方身份證件與房產證信息一致性,通過官方平臺完成電子簽約備案,留存帶有備案號的電子合同,後續一旦發生問題,這些就能成爲維權的有力證據。
(三)押金監管透明化:數額、返還時限須明示
針對押金難退的頑疾,《條例》要求,必須在租房合同中明確押金數額、返還時間及扣減情形。除合同約定外,房東不得以任何理由剋扣押金。舉個例子,小李搬家打算退房,結果房東以牆面污漬爲由扣除全額押金,但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牆面污漬屬於扣除押金的情形,且房東無法證明實際損失,最終小李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房東全額退還押金。
律師提醒:入住時,建議拍攝房屋整體及細節現狀的視頻,留存原始狀態憑證;退房交接時,最好邀請第三方在場見證過程,確保交接情況清晰可追溯;還有務必妥善保存押金收據與相關銀行轉賬記錄,這些都是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依據。
(四)居住安全底線化:禁止擅自改動承重結構
承租人擅自拆除牆體、私拉電線等危險行爲在本次新規中被明確禁止。近年發生的多起電動車室內充電引發火災事故,均因違反此類規定所致。《條例》特別強調,不得損壞消防設施、改動承重結構,違者將面臨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責任。
律師提醒:裝修前必須以書面形式獲得房東明確同意,避免口頭承諾留下隱患;涉及水電改造等工程,務必交由專業人員操作,杜絕因施工不當加劇結構風險;此外,相關施工許可文件要妥善留存,作爲合規操作的憑證。
(五)企業運營規範化:資金監管+信息報送
住房租賃企業需建立資金監管賬戶,轉租業務必須通過該賬戶收付租金。同時需向房產管理部門報送經營信息,發佈真實房源廣告。某長租公寓暴雷事件中,企業違規挪用租金形成資金池,正是《條例》重點防範的風險類型。
律師提醒:優先挑選已完成備案的正規企業,同時要仔細覈查企業的營業執照,確認其經營資質合法有效。另外,在支付租金時,建議避免一次性支付超過3個月的費用,以此降低因企業資金鍊問題等帶來的風險,更好地保障自身權益。
暢森律師告訴你
《住房租賃條例》的實施,不僅是紙面上的法律條文,更是萬千家庭安居夢的守護盾。當租客不再擔心押金打水漂,房東不必憂慮房屋被肆意破壞,租賃市場才能真正實現良性循環。讓我們共同遵守規則,善用法律武器,讓每一份租賃合同都成爲社會信用體系的磚石,共同繪製都市安居的美好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