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左岸6.5公里無公廁?市府:考量生態暫緩
市府環保局表示,溪埔子人工溼地屬於生態緩衝區及生態保留區,爲維護棲地完整及生態平衡,暫不建議於該區增設公共設施。(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新竹左岸頭前溪畔有棒球場、公園等設施,市民常到此運動,但國民黨新竹市議員蕭志潔接獲民衆反應,從武陵路往南寮方向約有6.5公里無公廁,會勘後建議於溪埔子人工溼地範圍內增設;對此,市府表示,左岸沿線已有6處廁所,溪埔子人工溼地屬生態保留區,暫不建議增設。
市議員蕭志潔指出,新竹左岸從2020年起已陸續改造多座景觀廁所,位於壘球場、溪埔子人工溼地、柯子湖人工溼地、頭前溪橋下大廣場、櫻花大道區域等,可由左岸舊社、左岸前溪、左岸水源、左岸千甲等入口進入。
但蕭志潔接獲民衆反應,指左岸從武陵路往南寮方向,約有6.5公里沒有設置公廁,非常不便,爲此她也在議會提案,要求新竹左岸於武陵路往南寮漁港方向增設公廁,並在日前與工務處公管中心人員前往舊社大橋至舊港大橋區段會勘,尋覓適合設置的地點,初步已達共識。
此外,蕭志潔也要求環保局,於該區段增設休憩座椅,提供民衆駐停休息,她強調,後續相關增建事宜,會持續追蹤辦理進度,期待能爲新竹市民爭取更多便民設施。
對此,新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表示,已會同議員及相關單位實地會勘,評估適合設置公廁的地點,當日議員建議設於「溪埔子人工溼地公園」範圍內,經確認該區屬環保局維護管理,將由環保局依權責評估可行性。
環保局表示,目前新竹左岸沿線已設置6處景觀廁所,分佈於主要人爲活動集中區段,可滿足多數民衆休憩需求;而溪埔子人工溼地屬於生態緩衝區及生態保留區,爲維護棲地完整及生態平衡,暫不建議於該區增設公共設施。
環保局指出,市府將持續檢視左岸整體服務設施配置,視民衆使用情形與環境承載量,在兼顧便利與生態保育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公共設施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