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海淡廠動工 2027年完工 年供3千萬噸水
斥資120億元的新竹海水淡化廠設置於南寮漁港南側,採用先進的逆滲透技術,預計2028年啓用後,未來每日可產水10萬噸,爲新竹地區解決缺水危機。記者黃羿馨/攝影 黃羿馨
新竹地區自有水源不足,2021年面臨百年大旱時,民生與產業發展受不小衝擊。政府爲此斥資120億元在新竹市南寮漁港南側興建新竹海水淡化廠,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出席開工典禮,期許如期如質於2027年完工,配合推動「大矽谷計劃」,穩住臺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鏈領先地位。
卓榮泰說,政府近年積極從伏流水、再生水及海水淡化等面向開發新水源。新竹海水淡化廠是臺灣本島首座國際級大型設施,自2021年由前總統蔡英文啓動籌劃,不僅因應當時缺水情勢,更爲未來長遠佈局奠基,展現執政團隊「一棒接一棒」的延續力。
「科技造水在新竹,民生產業更富足。」卓榮泰也分享這句話表達了海水淡化廠最重要的精神。
卓榮泰說,新竹海淡廠完工後,每日可提供10萬噸水,未來年供水量可達3千萬噸。但也提醒大家要節水與珍惜水資源,因海水淡化過程繁複,每度成本約30元、成本是一般用水的3倍。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也出席開工典禮,表示極端氣候已成常態,提前部署水資源安全至關重要,新竹海淡廠佔地約10公頃,採用逆滲透技術,成品水將送至新竹第二淨水場併入自來水系統,並與桃竹苗地區的水資源共同調度,有效提升區域供水韌性。
新竹市工務處指出,海水淡化廠的水源排放模擬與環評均已通過審查,確保排放鹽度變化控制在自然容許範圍內,不會影響周邊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