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早期自我察覺 3字口訣「累、喘、腫」要記住

心臟衰竭早期自我察覺 3字口訣「累、喘、腫」要記住(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心髒衰竭盛行率約1%,但盛行率逐年提升,不可輕忽!振興醫院將於9月24日舉辦免費講座,主題爲「別輕忽心臟衰竭常見的症狀」,現場還有血壓量測和心臟健康防治衛教,盼一同守護民衆的心臟健康,歡迎民衆免費報名。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目前臺灣的心臟衰竭盛行率大約是1%,但隨着盛行率逐年提升,預估到2050年將上升至3%。心臟藉由反覆的收縮與舒張,讓血液能夠流通到身體各處,然而如果心臟出了問題,血液無法順暢的流到身體各處,致使身體功能不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其所產生的症狀即心臟衰竭。

振興醫院將於9月24日舉辦免費講座,主題爲「別輕忽心臟衰竭常見的症狀」,現場還有血壓量測和心臟健康防治衛教,盼一同守護民衆的心臟健康,歡迎民衆免費報名。(本報資料照)

該如何察覺是否有心臟衰竭?建議參考以下三字口訣,即「累、喘、腫」。

累:當心髒功率不佳,身體無法得到足夠的養分與血液,人體便會感到疲勞。

喘:在活動、運動、出力或與人發生爭執時,可能會呼吸困難、說話上氣不接下氣,甚至在平躺時,呼吸比較喘,反而是端坐起來呼吸較順暢。

腫:心臟無法有效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各處,造成血液堆積在心臟之中,進而壓力升高,身體各處需要回流到心臟的血液就被阻礙,血液便堆積在四肢、後背、腹部、臉部等,造成上述部位水腫。水腫不見得是心臟衰竭,但若同時發生累、喘、腫三項症狀,請務必就醫檢查。

過去心臟衰竭病人多數要面臨高死亡率、不易治癒、以及反覆住院治療,但幸而近年來新藥問世,造福不少病人。由於心臟衰竭體內神經內分泌系統失調,目前治療的新趨勢,在於心衰竭診斷後及早使用多種低劑量藥物,以調控神經內分泌失調,而後再逐漸增加藥物劑量,以改善心臟收縮力,減緩病人症狀。至於嚴重心衰竭病人則可能採用左心室輔助器,協助將血液從左心室經主動脈打入全身,進而舒緩心臟衰竭症狀。

【振興醫院免費衛教講座】

講題:別輕忽心臟衰竭常見的症狀

講者: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林鼎詔醫師

時間:114年09月24日(三)16:00

地點:振興醫院第二醫療大樓三樓心臟醫學中心會議室

報名:(02)028264400轉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