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競爭激烈 電支壓力大 獲利空間受壓縮
臺灣非現金支付市場成熟,銀行信用卡競爭激烈,產品權益變化快速並大打價格戰,「回饋」多寡成爲吸引消費者的關鍵。信用卡競爭激烈,壓縮電子支付業者獲利空間。電支龍頭業者直言,銀行強勢推廣信用卡,價格敏感度較高的消費者更容易頻繁變換支付工具,對於品牌的黏着度與忠誠度降低。
金管會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非現金支付的筆數達83億筆,年增率20.1%,提前達到2026年80億筆目標,金額則達8.3兆元、年增率14.1%。距離2026年10兆元目標,達成率已超過83%。包括國人習慣使用信用卡及電子支付小額付款普及率提高皆爲關鍵。
電子支付與信用卡息息相關,既互補共存也競爭。街口支付在年報市場分析提到,電子支付產業競爭提高,各家電支業者爲吸引用戶,提供豐富的補貼回饋及優惠活動,加上銀行鍼對信用卡的強勢推廣方案,使得價格敏感程度較高的消費族羣更容易因價值考量而頻繁變換支付工具,對於品牌的黏着度與忠誠度降低;爲提供具競爭力的進入誘因,亦可能使得獲客成本攀升,擠壓獲利空間。
簡言之,當某信用卡針對綁定的電支通路權益變動時,持卡人即可能轉換至另一電支品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