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救市潮,正在持續醞釀
朋友們,最近樓市可真是熱鬧!青島、瀋陽、湖南、南京這些地方,齊刷刷地給公積金政策 “鬆綁” 了。咱老百姓買房最關心的貸款額度、次數限制,現在都變了模樣。今天咱就掰開了、揉碎了,聊聊這些政策到底啥意思,對咱買房有啥影響,可別被政策紅利衝昏了頭,得把賬算明白!
一、各地公積金新政咋回事?咱老百姓能多貸多少錢?
先說青島,6 月 26 日放出大招:公積金貸款額度能疊加限額,最高直接幹到 170 萬!以前總有人抱怨公積金貸款額度不夠,買套大點的房子得跟商業貸款組合,現在額度提高了,壓力能輕不少。而且還貸能力系數從 30% 提到 40%,啥意思呢?就是說同樣的收入,現在能貸到更多錢了。打個比方,以前月入 1 萬可能只能貸 50 萬,現在說不定能貸到 70 萬,這可都是真金白銀的實惠。
瀋陽同一天也沒閒着,把貸款額度計算的賬戶餘額倍數從 22 倍提到 25 倍。要是你公積金賬戶裡有 10 萬塊,以前最多貸 220 萬,現在能貸 250 萬了。更厲害的是,買高品質新房的,貸款上限還能放寬到 1.4 倍,這明顯是鼓勵大家買好房子啊。
湖南這邊更徹底,6 月 28 日直接取消了多項限制。以前申請公積金貸款得連續繳存 12 個月,現在 6 個月就行,門檻直接砍半。最讓人驚訝的是,取消了貸款次數限制,以前最多貸兩次,現在只要你沒結清的貸款,想貸多少次都行。衡陽更是 “豪放”,只要名下沒未結清的公積金貸款,隨時能貸,這簡直是給多次改善型購房者開了綠燈。
今天南京也跟上了節奏,把異地貸款範圍從南京都市圈擴展到全江蘇省,在省內其他城市買房也能用南京的公積金了。而且存量房貸款期限從 20 年延長到 30 年,跟商業貸款一樣了,月供壓力又能降一降。
二、政策爲啥突然鬆綁?樓市到底難在哪兒了?
咱看着這些政策挺熱鬧,可背後反映的是樓市現在的兩大難點。第一個難點,樓市預期越來越疲軟了。大家都知道,前幾年買房的人多,現在不一樣了,很多人持觀望態度,不敢下手。開發商賣不動房,地方財政也受影響,沒辦法,只能把公積金這池 “沉澱資金” 拿出來救市。公積金本來是咱老百姓的買房 “存錢罐”,現在成了刺激樓市的工具了。
第二個難點,地方政府手裡真沒啥牌可打了。限購、限售、限價早就取消了,說好的降準降息呢?今年上半年房貸利率才降了 10 個基點,很多城市還沒落實,現在 3% 左右的利率跟以前比是低,但大家還是覺得不夠。6 月 27 日央行開會,連 “擇機降準降息” 都不說了,改成 “靈活把握政策節奏”,這意思就是大規模放水可能懸了。所以地方政府只能在公積金和購房補貼上做文章,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三、公積金政策能救市嗎?咱老百姓該咋做?
要說這政策一點用沒有,那是瞎說。肯定能刺激一部分購房需求。比如那些本來差一點錢就能買房的家庭,現在額度提高了,可能就夠得上了。還有那些想換房的,貸款次數限制取消了,壓力也小了。但咱可別抱太高期望,爲啥呢?
首先,公積金繳存人數還是不夠多。現在全國繳存人數 1.7 億,占城鎮就業人口不到 40%,很多人根本享受不到這個政策。就算繳存了,很多人基數低,賬戶裡錢不多,貸款額度還是有限。我有個朋友在小公司上班,每月就交幾百塊公積金,賬戶裡才幾萬塊,就算倍數提高了,也貸不了多少,還是得靠商業貸款。
其次,最根本的問題是房地產供需關係變了。以前是供不應求,現在很多地方房子過剩了,大家對房價的預期也變了,不敢再像以前那樣投資買房了。現在用公積金買房的,大多是剛需或者改善自住的,真正靠這個政策撬動的需求量有限。
四、咱老百姓買房該注意啥?給你幾點實在建議
第一,如果你是剛需,正好有買房打算,現在公積金政策寬鬆了,確實是個機會。可以算算自己能貸多少,跟商業貸款比一比,能省一點是一點。但千萬別爲了用公積金而勉強買房,得考慮自己的還款能力,別讓房貸壓得喘不過氣。
第二,改善型購房者要注意,雖然貸款次數限制取消了,但買房還是得看地段、看配套、看品質。現在樓市分化很嚴重,好房子才能保值增值,別隨便買套房子就想着以後能漲價。
第三,投資客就別想了,現在樓市不是閉着眼睛買房就能賺錢的時候了。政策鬆綁是爲了穩樓市,不是爲了讓房價大漲,指望靠公積金政策炒房賺錢,大概率會失望。
最後,咱得明白,政府出臺這些政策,根本目的是爲了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穩住金融系統,穩住土拍數據,穩住開發商。咱老百姓買房,還是得從自己的實際需求出發,別被政策風吹得暈頭轉向,該出手時再出手,不該出手時別硬上。
樓市這潭水現在有點深,咱老百姓買房就得像過日子一樣,精打細算,多聽多看多琢磨,別跟風,別衝動,才能買到合心意又不後悔的房子。接下來樓市還會有啥變化,咱接着關注,有新消息我第一時間跟大家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