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亞洲股市 具投資吸引力

國泰投顧分析,相較成熟市場,新興亞洲股市目前的前瞻本益比落在過去五年均值以下,接近負一倍標準差區間,評價面具備投資吸引力。市場普遍預期,2024年與2025年新興亞洲企業整體獲利年增率皆可維持雙位數水準,優於成熟市場,有助支撐股價表現。

大陸近期大力推動多項經濟刺激方案,力圖在外部壓力下穩定內需與成長,北京當局聚焦「以舊換新」政策與高科技產業擴張,並預告適時採取降準、降息等寬鬆手段,搭配再貸款政策的優化,持續爲實體經濟注入流動性。根據預估,2025年大陸高科技產業最終需求將達人民幣24兆元,佔GDP比重達16.8%,展現政策引導產業升級的決心。

羣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市場正觀望美國對等關稅細節落地時間,以及針對大陸的301條款調查進度。不確定性短期內壓抑市場風險偏好,可能導致股市震盪整理。不過中長期來看,科技股仍爲主流題材,特別是創新藥等具防禦特性的產業,有望在市場波動中發揮抗跌功能。

法國巴黎銀行認爲,中港股市所受美國關稅影響相對有限。根據數據,大陸對美出口僅佔GDP遠低於臺灣的7成、韓國與日本的約4成。此外,大陸上市企業來自海外市場的營收佔比僅12%,顯示對外依存度偏低,整體受衝擊程度有限。

當前陸股具備四大投資亮點,一是估值偏低,恆生科技指數的平均遠期本益比約爲15倍,顯現評價優勢;二是資金動能回溫,在人民幣利率處歷史低點的情況下,政府積極推動長期資金進場,對內外資皆具吸引力;三是AI創新成爲推升科技股的成長引擎,大陸近期推出AI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技術表現備受市場關注;四是外資持股比重仍處於偏低水位,市場對利多尚未完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