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早科技丨Sam Altman稱AI成本每年降10倍;比亞迪王傳福認爲2025年將成爲全民智駕元年;蘋果開放多個家用機器人研發崗位招聘

21世紀經濟報道新質生產力研究院綜合報道

早上好,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在過去的24小時內,科技行業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來跟21tech一起看看吧。

【巨頭風向標】

1、Sam Altman:AI成本每年降10倍。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在社交媒體發文,闡述了自己對未來AI經濟學的三點觀察,主要包括AI模型的智能程度大致與其訓練和運行所消耗資源的對數成正比,使用特定水平AI的成本大約每12個月下降10倍,以及線性增長的智能所帶來的社會經濟價值本質上是超指數級的。Altman強調,到2035年,每個人都應該能夠獲得相當於2025年全人類智力總和的能力,且人人都能獲取無限的智力資源。

2、馬斯克欲以974億美元收購OpenAI,Sam Altman迴應。伊隆·馬斯克提出以974億美元價格收購OpenAI的運營資產。此次收購提議的背景是,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正在嘗試對公司進行重組,計劃將其非營利董事會與盈利業務分離。然而,目前尚不清楚Sam Altman和非營利董事會是否已經就過渡價格達成一致。對於這一消息,Sam Altman在X平臺上回應稱:“不用了,謝謝,但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以9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推特。”

3、比亞迪王傳福:2025年將成爲全民智駕元年。2月10日晚間,比亞迪智能化戰略發佈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介紹,比亞迪全系將搭載高階“天神之眼”智駕系統,首批21款車型稍後上市。其中,10萬元以下車型多數搭載該智駕系統,10萬元-20萬元級車型均全系標配。王傳福認爲,2025年將成爲全民智駕元年。“今年要買車的用戶首先要看車型有沒有智駕,未來2-3年,高階智駕將成爲一項跟安全帶、安全氣囊一樣必不可少的配置。”此外,比亞迪智能化“璇璣架構”將全面接入DeepSeek。

4、蘋果開放多個研發崗位招聘,推動家用機器人佈局。蘋果公司近期在其招聘頁面上發佈了一系列與家用機器人研發相關的職位,涵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人工智能以及機器學習背景的專業人才。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給出了更多細節,並稱“蘋果在家庭機器人項目上的開發正在加速”。蘋果的機器人團隊由技術副總裁KevinLynch領導,他曾主導“蘋果汽車”項目,以及爲AppleWatch集成健康追蹤技術。蘋果機器人團隊正在開發至少兩個主要項目:能夠智能跟隨用戶的移動設備;一種“智能檯燈”。(界面新聞)

5、杭州宇樹科技大量招兵買馬,算法工程師年薪最高將超90萬元。據杭州市濱江區委宣傳部官號“濱江發佈”消息,宇樹科技正在招聘機械結構工程師、嵌入式軟件工程師、嵌入式硬件工程師、生成式AI算法工程師、深度強化學習算法工程師、機器人感知算法工程師等多個崗位。其中,薪酬最高的崗位爲深度強化學習算法工程師,月薪範圍爲4萬-7萬,按13薪+來計算,該崗位年薪最高將超過90萬元。

6、諾基亞換新CEO,來自英特爾。2月10日,諾基亞表示,Pekka Lundmark將辭去該公司CEO一職,並已任命Justin Hotard接替他的職位。Hotard將於4月1日上任,他目前是英特爾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集團的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諾基亞董事長Sari Baldauf在一份聲明中表示:“Hotard在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市場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這是諾基亞未來增長的關鍵領域。”

7、豆包視頻生成模型“VideoWorld”可僅靠視覺認知世界。據豆包大模型團隊官方公衆號,視頻生成實驗模型“VideoWorld”由豆包大模型團隊與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提出。VideoWorld在業界首次實現無需依賴語言模型,即可認知世界。

8、蔚來創始人李斌:上海換電站已經基本接近盈利。2月9日,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社交平臺發稱,今年是蔚來的換電站建設大年,蔚來爭取讓所有蔚來、樂道和合作汽車品牌的用戶,都能擁有像加油一樣方便的加電體驗。“換電趨勢越來越好,上海換電站已經基本接近盈利了。”蔚來副總裁沈斐在一場直播中透露,“上海(換電業務)一天9000單,馬上要接近1萬單了。目前在上海絕大部分地方,只要能把換電站建下去,肯定是掙錢的,非常接近盈虧平衡點。”

9、阿里1688:所有面向商家的AI產品全部免費。阿里巴巴旗下1688在京啓動了招商活動,並宣佈所有面向商家的AI產品全部免費。目前1688已經接入DeepSeek ,正在做性能測試,保障穩定性,2月中旬開始陸續向商家開放。

10、T-Mobile開始大規模測試星鏈服務。美國移動運營商T-Mobile表示,已開始大規模測試由SpaceX提供支持的星鏈服務,旨在消除信號盲區並將網絡連接擴展到偏遠地區。測試版將免費試用到7月,之後該計劃將包含在T-Mobile 每月15美元的高級Go5G Next計劃中。

11、微信、抖音、快手集體下架違規微短劇。2月10日,微信珊瑚安全發佈公告稱,下架部分違規微短劇劇目,並對相關違規小程序進行處置。同日,抖音、快手也分別發佈違規微短劇治理公告。抖音方面表示,1月,平臺累計攔截下架違規微短劇585部,大量在審覈階段進行了攔截未上線播放,部分爲回查下架。快手方面表示,平臺在審覈及巡查中發現,部分微短劇片名低劣、導向偏差,並存在違規劇“換馬甲”傳播行爲,破壞社區健康生態,平臺累計前置攔截、整改、下架違規微短劇千餘部,並將違規情節嚴重的劇目上報至網絡微短劇“黑名單”。

12、 與輝同行迴應董宇輝退出股東行列:公司正常業務發展需要。天眼查App顯示,近日,與輝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全資股東董宇輝退出股東行列,新增子三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爲股東並全資持股,董宇輝由直接持股變更爲間接持股。目前,董宇輝仍爲該公司最終受益人。2月10日,針對“董宇輝退出與輝同行股東行列”的消息,與輝同行方面迴應稱,該變動爲正常公司業務發展需要。

【最芯見聞】

1、瀾起科技擬與英特爾公司簽署不超過1.06億元採購協議。瀾起科技公告稱,公司擬與英特爾公司就採購原材料、研發工具及服務等事項簽署相關採購協議,董事會授權管理層在不超過1.06億元人民幣額度範圍內簽署上述採購協議。本次關聯交易爲公司日常關聯交易,以市場價格爲定價依據,不影響公司的獨立性,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形。津逮CPU 項目是公司與英特爾公司合作研發的,公司採購來自英特爾公司的產品,符合公司該業務發展的客觀需要。

2、弘信電子:戰略合作伙伴燧原科技完成對DeepSeek全量模型的高效適配。弘信電子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戰略合作伙伴燧原科技完成對DeepSeek全量模型的高效適配,包括DeepSeek-R1/V3 671B原生模型、DeepSeek-R1-Distill-Qwen-1.5B/7B/14B/32B、DeepSeek R1-Distill-Llama-8B/70B等蒸餾模型。整個適配進程中,燧原AI加速卡的計算能力得以充分利用,能夠快速處理海量數據,同時其穩定性爲模型的持續優化和大規模部署提供堅實基礎。目前,DeepSeek的全量模型已在慶陽、無錫、成都等智算中心完成數萬卡的快速部署。

3、DeepSeek登陸江蘇多地“算力超市”。記者獲悉,DeepSeek日前正式登陸江蘇省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等多地的算力平臺。據蘇州發佈,蘇州數智科技集團近日在蘇州市公共算力服務平臺上架了基於英偉達算力部署的DeepSeek-R1模型和基於華爲昇騰算力部署的DeepSeek-V3模型。同時,提供基於DeepSeek模型的一體機,針對有本地化部署需求的用戶提供開箱即用的軟硬件一體服務。DeepSeek-R1模型適用於需要深度邏輯分析和問題解決的場景;DeepSeek-V3模型是一個通用型大語言模型,適用於多種自然語言處理任務,如對話式AI、多語言翻譯和內容生成等。(界面新聞)

【上市資本流】

1、百度風投CEO迴應錯過DeepSeek:曾第一時間拜訪。DeepSeek受到廣泛關注,而百度風投作爲投資機構,其北京辦公室就在DeepSeek樓上,爲何錯過了投資DeepSeek也引發不少討論。百度風投CEO高雪迴應此事稱,DeepSeek 2024年5月入駐融科資訊中心的第一時間,團隊便拜訪了其相關負責人,並保持友好互動。但因爲幻方的大模型業務沒有拆分獨立融資計劃,所以和其他VC一樣,目前沒能有幸成爲DeepSeek的投資人。高雪還澄清,百度風投是BV百度風投,不是百度投資部門,百度風投是由百度集團在2017年發起設立的一個獨立風險投資機構。

2、中國植入式腦機接口最大一筆融資誕生。上海階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3.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據瞭解,這是中國植入式腦機接口行業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融資。本輪融資由啓明創投、奧博資本和禮來亞洲基金等機構共同領投,天使輪投資機構源來資本持續跟投。此次融資資金將用於加速產品臨牀試驗、新一代技術研發以及醫療級MEMS生產基地建設,爲腦機接口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提供強力支撐。

3、Paragon收購高鑫零售股權案獲得市場監管總局批准。高鑫零售在港交所公告,要約人Paragon Shine Limited宣佈其已於2025年2月10日接獲市監總局就此合併控股備案作出的批准,因此市監總局條件已達成。根據買賣協議,買賣協議交割應不遲於市監總局條件達成日期後12個交割營業日(即2025年2月27日)或要約人與賣方可以書面協定之其他日期作實。高鑫零售主要從事超市零售業務。交易前,阿里巴巴合計持有高鑫零售78.7%的股份,單獨控制高鑫零售。交易後,Paragon將持有高鑫零售78.7%的股份,單獨控制高鑫零售。

【科技財報觀】

臺積電1月營收受到地震影響。臺積電發佈公告顯示,1月收入增長36%,達2933億新臺幣,而去年10月至12月期間的增幅爲38.8%。對於增速回落,臺積電表示,1月份多次地震影響生產,第一季度銷售額預計將在此前預測區間(250-258億美元)的低端。此外,臺積電在一份聲明中稱,地震造成的損失約爲53億新臺幣(約合1.61億美元),已扣除保險賠償。公司補充道,目前正“全力以赴恢復損失的產量”。儘管如此,臺積電仍維持其第一季度毛利率57%-59%的目標,全年展望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