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南韓大選後李在明「隔日即就職」 看南韓選舉制度、情形
李在明。圖/歐新社
一、時事掃描
二、命題趨勢
2025年南韓提前舉行總統選舉,主因是前總統尹錫悅因試圖實施戒嚴而遭彈劾下臺。此次選舉對南韓在政治(民主制度的鞏固、政黨力量重組、政治清算與和解)、經濟(政策轉向與對外壓力)、外交格局(對美、對北韓、對日關係)等層面產生深遠影響。此新聞的命題關鍵:選舉制度與當選結果、統治正當性的建構、當選人立即就職對政權穩定的意義、彈劾制度的憲政功能等。
三、牛刀小試
2025年6月3日,南韓提前舉行總統大選,原因爲前任總統遭彈劾而解職,由總理金文洙依法代理總統職務。爲確保政權順利交接,選舉結果公佈後,新總統於隔日立即就職,直接跳過傳統的兩個月交接期。此次選舉投票率高達79.4%,創下自1997年以來新高;最大在野黨候選人李在明以49.42%得票率、約1728萬票當選總統,創下歷任總統得票數新高。原代理總統、執政黨候選人金文洙獲得41.15%選票,改革新黨候選人則得8.34%選票。下列何者最能解釋此次南韓總統選舉與就職情形?
(A)總統當選人未獲得過半選票,反映其日後統治將缺乏民意基礎
(B)採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制,得票最多者當選,即使未過半仍能勝選
(C)總統當選人得票創新高,顯示選民對代理總統的執政表現高度肯定
(D)總統當選人立即就職、不設看守政府,有助維持政權穩定與行政不中斷
答案:D
解析:(A)民主國家的統治正當性建構於自由、公平選舉與制度合法性,不以「過半得票」爲必要條件。得票最多即爲民意授權,亦可建立穩定的統治正當性。(B)南韓總統選舉採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C)新總統得票創新高、代理總統未能當選,反映出選民對其代理期間執政並未給予高度支持。(D)根據南韓憲政慣例,若總統因彈劾等特殊情況下臺,新總統當選後立即就職、不設看守政府,可避免行政真空、維持國家政權穩定,反映民主制度的運作效率與正當性。
四、歷屆試題
甲、乙、丙三國的國會議員選舉採行不同選舉制度,這三種制度亦存在於我國中央與地方民意代表選舉中。下表是這三國最近一次國會選舉的資料,依據該表,關於這三國選舉制度的運作,下列哪些推論合理?(2023分科、多選)
(A)甲國小黨候選人在選舉中當選的機會低於乙丙兩國
(B)乙國候選人必須在選區中獲得最高票始有機會當選
(C)丙國各政黨得票與席次率的吻合程度高於甲乙兩國
(D)甲乙兩國各政黨之間的選舉競爭程度明顯低於丙國
(E)甲乙丙的選舉制度皆具有女性保障名額的制度設計
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