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美國政府10月1日關門⋯反映美政治體制哪項制度挑戰?
美國政府熄燈關門。示意圖,美聯社
一、時事掃描
二、命題趨勢
2025年10月美國國會預算僵局導致政府關門。除聯邦員工休假外,金融監管機構也幾乎停擺,市場審查與新股審覈作業中斷。共和黨主導的資金凍結更影響民主黨州政府運作,白宮警告若協商持續破裂,恐啓動裁員並擴大經濟衝擊。本新聞命題焦點:政府體制(總統制之分權制衡導致府會僵局、政黨對立加深決策停滯)、治理效能(公共治理失衡,預算政治化影響行政運作)、社會影響(經濟放緩、員工無薪、金融監管停擺、資安人力縮減)。
三、牛刀小試
1-2題爲題組
2025年10月美國因國會未能通過新年度預算而陷入政府關門。白宮警告關門每週將使GDP減少150億美元;約75萬名聯邦員工被迫休假或無薪上班;聯邦政府凍結部分州政府的補助資金;同時,美國國家網安與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只保留35%員工維持最低運作,恐削弱國家安全。
1、此事件最能反映美國政治體制的哪一項制度挑戰?
(A)美國設有預算延展機制,可在國會審議延遲時持續運作財政
(B)黨派極化加深國會僵局,使分權制衡轉化爲治理赤字的成因
(C)總統可依行政命令調整支出,以維持政府各部門的正常運作
(D)聯邦制允許州政府動用中央預算,以確保地方計劃持續進行
答案:B
解析:(A)美國並無自動續支制度,預算未通過即會關門。(B)分權制衡在黨派極化下形成決策僵局,導致政府無法運作。(C)總統有行政命令權,但不得逕行動用預算。(D)聯邦制的州政府無權動用中央預算,關門期間補助資金遭凍結,地方計劃多被迫停擺。
2、下列各方對政府關門的觀點,何者最符合媒體所揭示之影響?
(A)企業家:關門減少公共支出,有助促進投資活動與市場發展
(B)聯邦員工:將造成工時延長,薪資增加並帶動社會消費需求
(C)經濟學者:關門提升財政紀律,能穩定市場信心與經濟表現
(D)資安學者:CISA人力縮減至三成,影響國家安全與治理效能
答案:D
解析:(A)公共支出停滯使投資活動受阻,不利市場發展。(B)多數聯邦員工休假或無薪,無法提升薪資與消費。(C)關門造成經濟損失與市場不穩,不可能提升信心。(D) CISA只保留約35%人力,國家安全因此受威脅。
四、歷屆試題
若行政院將下年度預算案送立法院審議時,以撙節開支之名義,將公務員減薪百分之三。消息披露後輿論譁然且立委意見分歧無法達成共識;爲避免嚴重延誤預算案審查,下列何者爲符合我國現行法制之變更途徑?(2021指考)
(A)由立法院委員會重編預算交由院會三讀通過
(B)由考試院銓敘部依公務員考績辦法重編預算
(C)由行政院撤回預算案重編後再重送立法院審議
(D)由政黨發起公民投票決定是否同意減薪預算案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