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主委又惹議 中選會能守住中立?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記者許正宏/攝影
罷免投票進入倒數十天封口期,中選會本應嚴謹執行選務中立,但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昨考察投票場地時,對「告急」、「搶救」是否適用封口規定的說法,卻前後矛盾。從起初語帶強硬,強調「喊告急就要個案處理」,隨後又改口稱「沒說不能喊」,不僅模糊態度,也讓外界質疑中選會能否守住選務中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明訂,罷免投票倒數十天內,不得發佈、散佈、評論涉及罷免案的民調。李進勇的說法,看似堅守法律,但是,直接把「告急」、「搶救」連結民調,已經有跳躍之嫌;且在執法標準上,也未能提出具體解釋,籠統稱是否違法交由檢舉後的個案認定。這樣既跳躍又模糊的界線,難怪讓外界對中選會選務中立的態度產生疑慮。
其實,光是李進勇自己的選舉經驗,他二○一八年競選連任雲林縣長時,就曾用「選情告急」作爲動員口號,如今卻以選務主管機關主委身分,對此類語言畫下模糊紅線。
「告急」、「搶救」的訴求,本就是候選人讓選票極大化的策略,如果沒有明顯或暗藏民調訊息,竟要用「不得發佈民調」的條文禁止,不但是「住海邊、管很大」,更難稱得上是法治國的作爲。
法律難免有灰色或模糊地帶,如何清楚定義並一致執行,是選務公正的重要關鍵。中選會作爲選務最高機關,理應清楚畫定標準、避免外界誤解而觸法,而非僅將判斷責任推給檢舉制度。
李進勇的說法,也反映中選會面對政治敏感議題時,缺乏一致的標準。尤其,當外界質疑民進黨政府傾全力搞「大罷免」的時候,中選會卻自己捲入戰場中,更將嚴重傷害制度公信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