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忠誠考覈能團結臺灣?民進黨擺明不信任軍公教

賴清德總統(左二)主政下的海陸二會已成「抗中」主要機關。圖爲今年2月海基會的「2025大陸臺商春節活動」。賴總統與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左一)、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右二)、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右一)同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底網紅「八炯」製作統戰紀錄片後,今年二月政府開始對軍公教人員清查是否領取陸證,這波歷時將近五個月的專案查覈,觸及六十二萬餘人,只查到二人有大陸身分證。如今政府進一步將此查覈變成半年一次的常態化辦理,把軍公教人員當情報人員來忠誠考覈,大動干戈只因不信任軍公教羣體。

儘管陸委會現行規畫,今年已配合查覈者,除職務異動,無需重複查覈,但若依新公佈的查覈「範圍表」,明年開始的常態化查覈將觸及更多「非核心人員」,如運動教練、駐校藝術家、工友、駕駛、研究人員等,甚至若地方政府願意,清潔隊員也須納入。外界甚至迄未知曉「常態化制度化查覈」具體會擴大到多少位軍公教人員。

陸委會今年曾指出,「如拒絕配合本次專案清查具結,政府不會作爲懲處依據」、還矯情地稱查覈並非「忠誠查覈」。事實是,對不配合者,將面臨諸多嚴苛處置方式,包含不辦理公務員銓敘、不予聘用。陸委會這種只憑借一份會議紀錄以及函文,就能行使如此大的權力,已嚴重侵犯公務員的正當權益。

此外,國人(包括軍公教人員)領取大陸身分證與護照本就違法,但領取定居證、居住證一直未明載法律而有爭議。陸委會硬說領取定居證者視同在大陸設籍也有過度解釋、強加入罪之嫌,而每半年進行一次督考、追蹤,對各人事單位無疑是一項新增龐雜又繁瑣的業務。

政府目前對於軍公教人員前往陸港澳早不斷收緊,除基層未涉密公務員赴大陸本就須事前填寫「申請表」、返臺後還要填「通報表」、高階公務員和政務人員、縣市長需要審查許可外,九月初也才修訂新版的「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人員赴香港澳門注意事項」,連假日到香港轉機都必須要事先通報。

在如此密織的規範下,公務員到大陸領取居住證可能性已很低,遑論申請條件更繁複的大陸定居證、乃至其護照、身分證。再說,也未見政府對軍公教領取外國證件進行「常態化制度化」的查覈機制,難道不存在美諜與日諜?還是政府對大陸以外的間諜都能接受。

何況,真正的共諜應不會笨到去拿大陸證件吧。說到底,民進黨政府此舉只是證實了他們始終對軍公教羣體的不信任,這樣的操作要說團結臺灣只怕癡人說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