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李俊俋請辭斷尾求生 難甩法律責任

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被媒體踢爆,用公務車送愛犬美容、把公務車當Uber Eats,引發軒然大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被爆出私用公務車,昨天請辭獲准。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安排「防制公務員瀆職」專案報告,李俊俋先是拒絕列席,又選在備詢前一天發聲明請辭,外界合理懷疑是經過精密盤算,與其被當箭靶、讓罷免戰出現任何失分的可能,不如提前「斷尾求生」。

監察院今年度預算遭立法院大幅刪減,憲法法庭同意受理釋憲的同時,監院公務車爭議仍未停歇。當監院一邊「哭窮」,秘書長卻用公務車接送愛犬,不僅讓監院自失底氣,也讓藍營找到破口,反證大砍預算的正當性。此事延燒多日,除李俊俋外,更爆出其他監委也有濫用公務車「看牙、接送親友往返機場」等情事,但僅見監院禁止監委以個人身分使用公務車到任期屆滿,卻未見調查涉嫌違法的具體行動。

正當外界緊盯監察院的自清動作,立法院司委會並排定今天邀請李俊俋等相關官員專案報告,李俊俋先以「不在專報範圍」爲由拒絕列席,又在開會前一天宣佈請辭,止血意味濃厚,更難脫被質疑逃避國會監督。

若從戰略層面來看,李俊俋此刻請辭,「預防性斷尾」具高度政治性,整體配套與撤退節奏精準,難怪被質疑是配合民進黨危機控管。

但不論是李俊俋第一時間所稱「思慮不周」,或是他昨天請辭聲明提及「深切反省」,社會大衆更期待的是制度面的通盤檢討,以及對人謀不臧的責任釐清。

李俊俋提早退場,雖不想在國會爲在野黨提供攻防彈藥,避免監察院的各項運作被全面性的輿論打擊,或成爲罷免戰的負資產,但若以爲這樣就能「大事化小」,恐怕低估了大衆的智慧。亦即,李俊俋請辭僅是負起最基本的政治責任,他與其他被爆監委的法律責任,纔是全部爭議的焦點,沒那麼容易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