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輝達佈局AI基建 助美取得制霸權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路透
全球AI晶片霸主輝達近月宣佈兩項重大投資,一是斥資五十億美元取得英特爾近百分之廿股權,二是豪砸一千億美元,投資OpenAI興建用電量高達十GW用量的數據中心。
兩項看似不同領域的投資,卻可視爲協助美國政府拉大與中國AI技術差距重要佈局。前者基於國安考量,肩負須扶持純美系晶圓廠脫離財務困境,進而將先進AI晶片留在美國生產;後者則助力美國AI基礎建設,加速AI新創蓬勃發展,並與衛星通訊銜接,助美國取得AI制霸權。
對滿手現金且未來兩年訂單大排長龍的輝達而言,前者投資只是去年營收十分之一,不會造成財務負擔,更可視爲輝達在全球建構AI基礎建設之餘,也順勢將英特爾具優勢的x86核心中央處理器整合在輝達的AI系統,與其繪圖處理器(GPU)、NVLink高速傳輸及軟體,鞏固輝達在數據中心的產品組合外,也有助於將GPU加速運算能力推進至個人電腦與企業級運算環境等多元場景。
至於投資OpenAI千億美元,纔是輝達未來想成爲全球AI基礎核心真正盤算。且若將先前OpenAI與甲骨文達成的採購協議,視爲川普政府希望輝達串聯雲端服務業者如OpenAI、甲骨文和軟銀等業者打造的AI基礎建構,輝達正以這套投資架構配合美國外交政策,在中國以外地區布建整個AI基礎建設,由點到面,例如稍早的中東、馬來西亞、印度到最近的英國及加碼投資美國,進而與未來的衛星通訊或太空計劃接軌,美國即可拉開與中國的AI科技角力。
熟悉財務操作的分析師表示,若把OpenAI合作伙伴甲骨文也納入聯盟成員,輝達投資OpenAI的錢,就會以發揮乘數效果般加乘作用,例如OpenAI獲取投資金額後向甲骨文下單,然後甲骨文再向輝達採購先進的AI系統,形成良性循環,三方都會得到好處。
輝達投資OpenAI,市場預期其他雲端服務業者也會跟進找策略投資夥伴,讓AI資本支出焦點轉回基礎建設。
此外,輝達與OpenAI合作,不僅包含資金投入,更涉及軟硬體共同優化。市場分析認爲,這等同輝達在AI生態鏈最關鍵的下游應用端,直接綁定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模型開發者。
而輝達連續出手的戰略思維,也一如執行長黃仁勳所說,輝達已不再是單純賣硬體或軟體的科技公司,而是「AI基礎建設設施公司」。
不過,輝達的戰略佈局宏大,風險也不可忽視。首先,投入千億美元資金,若OpenAI未能在商業化或技術突破取得成果,可能影響投資回報。其次,過度依賴少數合作伙伴,或在政策監管下引發反壟斷疑慮,都是未來潛在挑戰。
此外,AI基礎設施的快速擴張,對能源、供電與網絡建設提出嚴苛要求,如何在確保永續與合規的前提下完成部署,也將考驗雙方的執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