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韓國瑜務實「國是提醒」 執政者不聽續惡鬥

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慶典禮致詞,指臺海戰爭、黨派惡鬥、關稅談判3座「隱形堰塞湖」影響臺灣的未來,期待透過國會改革與政黨合作,大家一齊努力排除。 記者陳正興/攝影

中華民國國慶,本該普天同慶、團結向心,韓國瑜以國會議長高度,點出臺灣面臨的「三座隱形堰塞湖」,孰料總統府人士及民進黨立即砲火猛烈反擊,進行政治攻擊。這種「瘡疤被揭即反撲」的膝反射,暴露執政黨固執己見、拒絕自省傲慢心態。

韓國瑜的演說,是一篇務實的國是提醒。過去一年於中華民國發生的大小事件,無一不是對爲政者的警鐘。花蓮光復鄉水患餘波未平,中南部風災後重建路茫茫;股市雖屢創歷史新高,卻有一二○萬勞工月薪不到新臺幣三萬一千元,貧富差距如隱形炸彈;更有光電板破壞山林良田、黑心商人使美濃變大峽谷、大罷免撕裂社會、「去中化」激化戰爭風險、意識形態主導的能源政策拖累民生,及美國關稅談判若失守可能犧牲臺灣未來的隱憂。

韓國瑜比喻上述爲「隱形堰塞湖」,一旦潰堤,便是滅頂之災。這不是黨派攻擊,而是以立法院長高度反映民意,向賴總統傳達憂患,呼籲內外團結,理性處事。

總統府反擊,將焦點從國家危機轉向人身攻擊,暴露執政當局的狹隘視野。用府方人士不具名放話、指責「政治攻擊」,也不是執政者正視問題的正確心態。

爲政者不聽忠諫、固執一己之見,往往釀禍。韓國瑜憂心國家隱患、朝野對立難解,提出建言;總統府應對話而非對抗,針對韓國瑜的示警,應謙卑自省而非一味反擊;面對隱形堰塞湖隱患,朝野更當同心共思解方。

國慶不該是吵架日,應該是團結日,賴總統做爲國家的領導者,應當展現容納異見的胸襟及擘畫藍圖的遠見,空喊口號卻劍指在野,無助國家團結及安定,黨派惡鬥不止,臺灣未來又將陷入無止盡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