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大陸聯合俄朝抗美…政府一味親美 恐自陷風險

賴清德總統日前出席「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大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當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等廿六國元首及國際組織領袖,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一字排開,美國總統川普隔空開酸斥其密謀對付美國。美中這兩隻超級大象正在角力試探,臺灣作爲利害關係人,火速加入其中一個陣營,能夠明哲保身?

臺灣七月漢光演習,中共九月閱兵,下一個關注點在於,解放軍會不會在閱兵後舉行軍演恫嚇臺灣;習近平在閱兵前演說雖未點名臺灣,但在多國元首見證下,表示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這是對臺立場的宣示,及態度的展現。

面對中方積極拉攏各國,賴清德總統卻在對美議題上匍匐前進,尋求合適的解決辦法,已經好一段時間,我方不再強調「臺美關係史上最佳」,但是即便如此,親美依然是民進黨政府的主旋律,而從蔡英文政府後期越發積極探索的美國之外的可能性,如今看來越發迫切必要。

賴總統在國際議題上,今年五月首辦紀念二戰歐洲戰場終戰八十週年的官方活動,盼藉此促使歐洲更支持臺灣,共同對抗新極權集團。當昨天迎來二戰終戰八十週年,賴總統說的,依然是我國當年與同盟國共同見證「團結必勝、侵略必敗」。

然而,臺歐關係沒有大步進展,相形之下,賴總統的兩次談話時間點,國際鎂光燈一次聚焦在習近平訪問莫斯科會晤普亭,一次聚焦在北京閱兵。美國媒體更提出警訊,指臺灣政府緊盯九三閱兵,但是民間麻木;究其原因,其一是中共對臺軍演常態化,軍事騷擾和灰色地帶行動,已是家常便飯,讓國人對中共的種種軍演無感。其二,是執政者將「抗中保臺」掛在嘴邊,把危機感變成選舉標配,民衆對於戰爭的焦慮隨選舉起舞,逐步脫離現實。

國際政治講求動態,拜登可以五度對臺灣提出安全保證,也可以提出又收回,川普可以一言不合要「轟炸北京」,也可以胡扯「習近平告訴我任內不會攻打臺灣」,從大戰略看,川普的戰略模糊立場短期內不會改變,「一味親美」有風險,投資前請詳閱「現實」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