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沉默的榮耀」 對臺新統戰

中國大陸第一齣以潛臺共諜爲主題的真人真事改編戲劇「沉默的榮耀」,陸十一長假期間在央視開播。圖/取自微博

大陸在九月卅日中共烈士紀念日播出「沉默的榮耀」諜戰劇,它藉由紀念犧牲在臺的中共地下戰士,彰顯出「臺灣必歸」的主題,這是一出具有心戰效果的電視劇,對當前兩岸關係具有一定的衝擊力。

在本劇中,吳石將軍爲了達成任務不顧好友勸阻冒險赴臺擔任「密使一號」,他被捕後家庭破碎,妻子知情不報坐牢、兒女失學失依,劇中說他是爲了「國家統一」的大家而拋棄了小家。

女交通員共諜朱楓是寧波的富家千金,學識豐富,變賣家當支助共產黨甚至身體力行。她被捕後咬碎身上二兩一錢飾金吞肚自殺,國民黨政府救回她後對她溫情喊話,但朱楓至死堅不吐露一字。

當年逮捕她的軍統谷正文在其晚年的回憶錄時曾提到朱楓,指朱楓爲了任務,連自己的生命都不顧,這種嚴守規矩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國民黨學習。

多年來,兩岸對吳石與朱楓等人的真實事件都不願提及,一是太過慘烈,他們的後人都不願再觸及這些傷痛。二是大陸始終對地下情報的工作與過往歷史不願多所着墨。三是臺灣經歷了民主轉型,當年許多的共諜經過平反後,變成了白色恐怖受難者,牛頭不對馬嘴,只好一筆勾銷,少提、不提。

於是就出現,北市馬場町碑文寫的受難者是「一九五○年代爲了社會正義、政治改革熱血志士」;而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上的八百四十六人卻是潛伏在臺灣的中共烈士,出現共諜名單與白色恐怖受難者名單一致的怪象。

換個角度看,臺灣當年檢肅匪諜破獲中共黨組織才讓臺灣轉危爲安,也不會有後來的文革,而若吳石等人成功了,臺灣或許早就淪爲浩劫之地,歷史的轉折每每弔詭。

「沉默的榮耀」是大陸當前面對臺海局勢日趨嚴峻的政治需要,是對臺最新的一個心理戰。臺灣要怎麼面對大陸的統戰攻勢,兩岸的未來要怎麼走,避免再有類似悲劇,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