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北捷故障常態化 難重拾乘客信心
北捷近期傳出異常狀況,北市議員詹爲元認爲應該要做整體檢修,維護乘客乘車安全。 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臺北捷運短短2個月發生至少5起異常,陷入「故障常態化、道歉形式化」的惡性循環,當務之急除了全面健檢車輛,也應及時向大衆說明異常調查結果,畢竟北捷日均載運量達200萬,若總以「送回機廠後詳查」輕輕帶過,乘車安全恐蒙上陰影。
5年來捷運文湖線發生5分鐘以上異常件數有20件,其中13件列車異常所致。今年5件列車異常多在上下班尖峰時期,短的幾分鐘內疏散乘客,長的如同昨天上午異常,硬生生讓乘客卡在車廂10多分鐘。
除了明顯的列車異常,旅客近期反映車廂飄燒焦味等,北捷初判是行車專員手動調整速度及煞車頻繁所致,沒有立即安全性問題,但即使如此,乘客被迫下車轉乘,不僅對行車安全性有疑慮,引以爲傲的準點率也被扣分。
日本地鐵是鐵道系統在安全及精準度最高指標,過去曾見列車提早數秒離站向乘客致歉,北捷對這些「小異常」絕不能等閒視之,若無法從根本釐清並改善,勢必動搖長年建立的公共形象。
北捷應向大衆釋疑,才能讓乘客重拾信心,否則未來出現任何風吹草動,乘客依舊處在驚恐和無知中,也應考慮導入AI,試着以新科技排除障礙。
捷運是城市的交通血管,直接影響市民的生活節奏與心理安全感,民衆期待的不只是到站準時,更希望每一趟次都能平安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