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跨不過投票門檻 藍功敗垂成

全臺唯一罷綠案、民進黨籍南投縣議員陳玉鈴罷免案13日投票未過,陳玉鈴盼此選舉成爲綠軍726、823大罷免的正能量。(楊靜茹攝)

南投縣議員陳玉鈴罷免案,被視爲7月26日大罷免投票前哨戰。雖然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但因同意罷免未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25%門檻,最終功敗垂成。藍營此次失利,不僅凸顯多席次議員的罷免門檻遠高於單一選區立委,也反映出即便在藍營大本營南投、本屆議員選舉藍營在該選區拿下近2萬票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動員基層支持者熱情,仍是一大挑戰。

南投縣選委會公佈,陳玉鈴所在的縣議員第四選區公民數有5萬7207人,《選罷法》規定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數需達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才能罷免成功。其實本屆縣議員選舉,陳玉鈴獲5028票吊車尾當選,等於要比她當選多出近2倍的票數才能將她罷掉,困難度比罷免立委更高。

進一步分析該區選民結構:本屆縣議員選舉中,南投縣議員第四選區應選5席,共有7人蔘選。當選第一高票的是國民黨籍現任立委遊顥,當時以7765票當選;無黨籍的議長何勝豐則獲得7048票;若再加上連任失利的國民黨候選人黃東灝的4621票,藍營在此區合計拿下近2萬票,藍綠實力極爲懸殊。 由於陳玉鈴與遊顥的選區高度重疊,此次罷免案被視爲8月23日罷免遊顥行動的前哨戰,也是觀察選民傾向的重要指標,甚至是7月26日大罷免投票的重要參考。藍營在發動罷免陳玉鈴時,盤算到只要藍營團結動員,仍有勝算。從最終投票結果來看,同意票達67%、不同意票佔32%,反映出目前社會氛圍下,藍綠支持度的消長。

大罷免進入藍綠對決時刻,這場投票結果爲藍綠雙方都帶來警示,在相同需要達25%同意門檻的制度下,綠營和罷團要如何拉高投票率至40%以上,將成爲能否罷免成功關鍵。

至於藍營面對唯一的一場「以罷制罷」行動失敗,雖然是同意罷免票遠高於不同意罷免票,但仍無法跨越制度的門檻,所以這場戰役也告訴藍白必須加大宣傳力量,將支持者和中間選民催出來投票,纔有機會阻止大惡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