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蔡規賴不隨?初教機自制露曙光

空軍T-34C初級教練機,2030年將面臨汰換。(本報資料照片)

空軍T-34初教機還能飛到2030年,因此對於初教機自制國造、租借或外購,空軍雖於2021年提出建案的整體規畫書,並配合蔡英文總統國機國造政策,但蔡政府始終沒下決心,國防部因而冷處理,現在賴政府宣佈2030年國防支出將佔GDP的5%,軍費與今年相較,倍數成長,在武器採購不能讓美方通吃的情況下,自制初教機再次出現機會。

初教機自制,對正在做勇鷹高教機的漢翔公司來說,難度不高,漢翔也找了一批廠商合作,初步完成初教機的製造規畫,這些廠商以中南部居多,因此,從政治層面來看,初教機自制等於給了相關廠商一條路,對綠營選舉有益而無害,只會增加選票而不會減少,在國防預算大幅增加情況下,爲了2028年總統大選,初教機自制案若重新搬上臺面,賴政府同意的可能性增加。

不過,就軍事層面考量,國際上要找出性能穩定,發展成熟又符合空軍需求的初教機,加起來比10根指頭還要多,自制是否真有必要,空軍頗有意見。漢翔本希望打鐵趁熱,在蔡總統任內通過預算,甚至比照勇鷹高教機案,第1個年度先編5億元的研發作業費,只要「頭過身就過」。

但是,軍方內部仍認爲漢翔規畫研製量產的經費過高,加上預算排擠,換機還不到急迫時機,以及軍方高層與漢翔前董事長鬍開宏之間的「瑜亮情節」,國防部擱置全案,蔡總統也未點頭編列預算,賴總統上任後,軍方也未再報初教機案。

如今爲達到美方要求,國防支出將年年增加,甚至海軍的下一代巡防艦都已排進建案,明年開始編列預算,空軍下一代戰機應是外購,何時建案並編列預算還待規畫,但初教機勢必要汰換,無論是自制或租購,5、600億元的預算不是什麼難題,換言之,是到建案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