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阿北人氣未減 民衆黨路線受關注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中)8日交保後,晚間從新竹老家返回臺北住家,在門口與支持者擊掌加油。(鄧博仁攝)
被羈押禁見逾1年的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終於回家了,大批支持者在看守所、法院、新竹老家和臺北住處迎接精神領袖「阿北」迴歸,也展現柯文哲的高人氣。尤其7分鐘感言,就立刻掀起政治話題,或許此刻民衆黨的挑戰才真正要開始。
回顧柯文哲去年深陷三大案與政治獻金爭議時,儘管藍白在立院緊密合作,但礙於2024合作破局,國民黨幾乎無人聲援柯;柯文哲遭羈押後,激起民衆黨支持者對賴政府的不滿,國民黨仍選擇保守看待,一直等到衆多藍委面臨大罷免危機,加上藍營「幽靈連署」慘遭司法「屠城」,纔開始聯合民衆黨控訴司法不公。
京華城案因涉及複雜都更法條,一般民衆難以理解,相形之下,純粹政治動員的大罷免戰役更吸睛,因此柯文哲漸失去外界關注,直到彭振聲妻子墜樓辭世,加上罷免大失敗重創綠營,藍白合成爲反綠支持者共識,柯案再度引發關注,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更在823第二波大罷免投票結束後,喊話放了柯文哲。
如今柯暫時重獲自由,衆多小草自動自發到北院卡位,儼然將柯視爲「臺灣曼德拉」,柯也以「冤獄」爲自己辯護。儘管幕僚均建議交保後,應先低調一段時間,專心面對司法攻防與陪伴家人,但以柯的性格和過往實力,仍握有最大話語權,也讓黨內根本不存在「2顆太陽」問題,因爲一直以來都只有「柯文哲意志」。
事實上,黨內對黃國昌帶領下與藍營太過靠攏,有諸多怨言。柯文哲迴歸,未來言行勢必左右民衆黨路線,諸如是否強化「第三勢力」定位,與綠合推民生法案,力爭中間選民支持?又或爲了2028拉下賴清德、民進黨,和藍營更緊密結合?種種變數,連民衆黨內核心圈一時也摸不清,有待時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