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僅30下! 震波碎石術助74歲婦人重獲新生

▲血管內震波碎石術。(圖/安泰醫院提供)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74歲郭姓婦人長期透析,近日因心跳過慢至東港安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三條心臟血管嚴重鈣化阻塞,傳統心導管治療難度極高。心血管內科邱威智醫師團隊與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最新「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VL)」輔助治療。手術過程中,醫療團隊以震波擊碎血管鈣化,順利置入支架恢復血流,術後病人狀況良好,預計48小時後即可出院。

郭姓婦人爲長期透析病人,近日因心跳過慢(每分鐘僅約30至35下)到東港安泰醫院就醫,經核醫檢查發現心血管異常。由心血管內科邱威智醫師安排心導管檢查後,確診爲三條心臟血管嚴重鈣化阻塞。經醫療團隊採用最新技術「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輔助心導管治療。手術中,團隊成功以震波碎石方式擊碎血管內鈣化組織,使阻塞血管恢復彈性,並於右冠狀動脈(RCA)順利放置兩支塗藥支架,讓血流暢通無阻。她術後恢復良好。

邱威智醫師表示,部分心臟病患血管不僅因動脈粥樣硬化而狹窄,更合併嚴重鈣化,使血管僵硬、難以擴張,導致傳統心導管治療難度與風險大增。以往醫師多需透過切割球囊術或鑽石旋磨術,先切開或磨耗鈣化斑塊,再進行支架置放,但過程繁複且伴隨較高風險。

「血管內震波碎石術」則是利用震波能量直接作用於血管鈣化斑塊,使其出現裂痕並分解,讓後續支架放置更爲順暢。相較傳統技術,此方式對血管壁更爲溫和,可顯著降低血管破裂與剝離的風險。臨牀研究也顯示,經震波處理後,血管管腔截面積平均可增加一倍,支架植入成功率更超過九成。

安泰醫院表示,目前己成功完成數臺「血管內震波碎石心導管」手術,患者術後均有良好的回饋,安泰醫院未來也會持續與國際接軌,引進最新醫療技術,提供病患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守護南臺灣民衆的健康。